余中,字正道,一字行老,生卒年不详,出生于今江苏宜兴。赵顼熙宁六年(1073年)的科举考试中获得状元,后担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知湖州市和知杭州市等职务,最终在官场上致仕。
人物生平
余中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与兄长余贯同赴礼试,余中高中,而余贯落选。余中请求黜退自己以录兄长,朝廷不许,但却欣赏嘉奖了余中的做法。熙宁六年(1073年),余中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状元,上疏乞罢琼林宴,以厚风俗,得神宗嘉许。
余中入仕后,曾为大理评事,太常寺少卿等职。余中拥护变法,王安石被迫辞相,奏请余中随行,知江宁府,哲宗即位,起为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绍圣初(1095),出使辽朝,还朝后奏言河朔城池需修、加固,以备不虞,未受重视。宣靖间(1119—1127),金兵长驱直入,河朔城池难以固守,朝野人士始服其当初先见之明。余中曾官国子直讲,知湖州市,移知杭州市后致仕,病逝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