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蒂尔·奥涅格(法语:Arthur Honegger,中国香港译为:康涅格,1892年3月10日-1955年11月27日),是一位出生于法国勒阿弗尔瑞士作曲家。他的大部分生活在巴黎度过,并作为法国六人团的成员而闻名。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模仿蒸汽机车头声音的管弦乐交响乐章《太平洋 231》。此外,他还以根据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改编的法文歌剧《安提戈尼》而著称,该作品由让·科克托改编,1927年在皇家波币剧院首演,舞台布景由巴勃罗·毕加索设计,服装由加布里埃·香奈儿设计。1955年11月27日,奥涅格因心脏病发作在家中去世,被安葬于巴黎蒙马特区的圣文西公墓。他的学生包括伊夫·拉梅特,他还曾在巴黎音乐学院教授作曲。他的许多作品都得到了他的长期朋友乔治·茨皮内的支持,茨皮内指挥了其中一些作品的首次录音。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他的父母是瑞士人,他在勒阿弗尔开始了他的音乐学习,师从罗伯特-查尔斯·马丁学习和声和小提琴。在苏黎世音乐学院学习了两年后,他于1911年至1918年在巴黎音乐学院深造,师从查尔斯-玛丽·维多尔和文森特·丹迪。

创作经历

1916年,他在巴黎进行了作曲首秀,并在1918年创作了芭蕾舞《世界游戏的传说》,这被认为是他的第一部特色作品。

奥涅格在1920年代早期凭借歌剧《大卫王》迅速成名,该歌剧内容由圣诗组成。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冈斯的史诗电影《拿破仑》(1927年)创作了音乐,此外还创作了九部芭蕾舞剧和三部声乐舞台作品等。他的作品《圣女贞德在火刑柱上》(1935)是他最佳的作品之一。他还与雅克·伊贝尔(Jacques Ibert)共同创作了轻歌剧《小鹰》(1937)。奥涅格还创作了《山羊之舞》(Dance de la Chèvre),这是一部为长笛独奏而作的音乐,由莱芮国王(René Le Roy)专门负责的独奏,展现了轻快和充满活力的风格。

奥涅格一直对他父母的祖国瑞士怀有深厚的感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他感到沮丧,但他在这段时间内创作了四部交响曲(第二到第五),这些作品成为了二十世纪有影响力的交响曲之一。他的第二交响曲是为弦乐而作,在最后一个乐章加入了小号,演奏选自J.S.巴哈的众赞歌。第三交响曲被称为“礼拜交响曲”,创作于1946年,三个乐章的标题分别是“审判日”、“在深渊的呼求”和“赐我平安”,风格与本杰明·布里顿的《安魂交响曲》相似。第四交响曲的副标题为“欢愉的巴塞尔市”,表达了对战争期间仍能有轻松日子的敬意。第五交响曲的副题为“三个 D 音”,因为三个乐章的结束音都是停留在 D 音上。

1953年,他创作了最后一个作品《基督清唱剧》。

个人生活

1926年,奥涅格与女钢琴家安得蕾·瓦拉伯格(Andrée Vaurabourg)结婚,她是他在巴黎音乐学院的同学。尽管他们结婚,但他们约定分居,因为奥涅格需要独处来创作。安得蕾和她的母亲住在一起,而奥涅格每天都会去吃午饭。除了1935年至1936年瓦拉伯格在车祸中受伤的一年和奥涅格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因身体不好无法独自生活,他们一直保持这种分居状态。他们的女儿帕斯卡雷(Pascale)出生于1932年。奥涅格还有一位私生子让·克劳德(Jean-Claude,1926-2003),其母亲是著名女中音卡莱尔·克罗依(Claire Croiza)。

主要作品

芭蕾舞《世界游戏的传说》

歌剧《大卫王》

轻歌剧《小鹰》

荣誉

奥涅格因其对音乐界的贡献,被纪念在瑞士法郎20元钞票上。这张钞票是瑞士第八版纸币,于1996年10月发行,并在2017年更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