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口镇位于公安县中部,长江支流虎渡河东岸,北部紧邻公安县城。该镇国土面积为131.55平方千米,人口41847人(2017年)。闸口属于平原湖区,水资源丰富,有20个大小湖泊,其中包括北湖、千湖、胜天等。闸口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公安县主要的粮棉产区。除了稳定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闸口镇还依托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形成了以瓜果蔬菜、水产、畜禽养殖为特色的多种经营区域格局。闸口镇政府驻地为闸口,该镇于1959年建立闸口公社,1961年建镇,1975年复设公社,1978年复建镇。截至2019年末,闸口镇户籍人口为50343人,辖区总面积为137.7平方千米。该镇下辖2个社区、12个行政村、另辖2个村级单位,镇人民政府驻前进路268号。闸口镇有30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20个。
历史沿革
1959年建立闸口公社,1961年建镇,1975年复设公社,1978年复建镇。1996年,面积83.7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
行政区划
公安县辖镇。面积127.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945人(2010年六普)。辖2个社区、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闸口。
辖区达16个行政村和建设、沟陵2个居委会。
2004年,镇政府驻闸口,人口56754人,面积127.4平方千米,辖建设、沟陵、观东3个居委会和23个行政村。2005年,辖建设、沟陵、观东3个居委会和14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
闸口社区;红旗和沟陵溪,闸口镇辖3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
经济
综述
闸口镇现有水稻面积50000亩,棉花面积11000亩,油菜面积22000亩,在稳定大宗农产品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瓜果菜、水产、畜禽养殖为特色的经济格局。
一是双潭村、保恒垸村、榨岭新村、双福村沿公路村的瓜果菜。闸口镇现有水果面积6000亩,其中:梨树4000亩,桔树2000亩;蔬菜面积6000亩,其中:发展早春蔬菜2000亩;果用瓜4000亩,其中:发展双膜西瓜2000亩。
二是胜天汊村、保恒垸村、榨岭新村、高丰村、合兴村、关爱村、中河村沿湖泊村的水产养殖带,闸口镇养殖水面达6500亩,其中:精养面积3500亩,产值2200万元;高丰村渔珠混100亩;胜天汊村渔鳖混养100亩。
三是杨家咀村、双福村、中河村、榨岭村沿虎渡河堤段村的牛、羊养殖带,闸口镇养殖牛3200头、羊2500只。
四是关爱村、同强村、中河村、双福村、榨岭新村、胜天汊村、高丰村、合兴村沿低湖田,沟渠村的“三鸟”养殖带,闸口镇饲养达到26万只,其中:养鸭12万只,养鹅2万只,养鸡12万只。
五是双潭村、榨岭新村、双福村、中河村沿靠城区村的牲猪养殖带,闸口镇饲养牲猪3万头。
农业
作为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示范区,闸口镇农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闸口镇现有大型链轨拖拉机86台(902四台;802四十四台;荷兰一台;804万台;65万台);小型四轮371台(其中泰山30四台);农用汽车154台;农用三轮480台;玉米收获机5台;装载机2台;大中小型各种农机具5864台(套),配套比为1∶4;农机总动力51800千瓦,农机固定资产4500万元。
2000年,镇里在农机管理上一直采用集体经营、单车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办法,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自身固有弊端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比如:管理不善的问题、吃大锅饭的问题、经营效益差的问题、收费难的问题等等。从2000年开始,借鉴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一些成功做法,采取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对闸口镇24个村的农机队进行了资产重组。通过整合,农机管理体制大致分三种:一是以长山村为代表的农机股份合作社。这样的合作社有五个,涉及22台机车。具体是:将原有村机耕队的农机具、机库棚等固定资产评估作价,按地七人三的比例折股到户,农户按自愿原则持股入社,不愿入社的给予资金补偿。合作社成立农机队,对内将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对外追求最大利润,年终按股分红。二是以房家村为代表的农机大户个体经营。这样的村有7个,涉及11台机车。运作办法是:将原有村机耕队的机车、机具转卖个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私有化,个人有独立的产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三是以建平村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单车租赁经营。这样的村有12个,占闸口镇24个村的50%,涉及44台机车,占闸口镇机车台数的51%。以上三种管理体制,都是因村制宜,各有特色的。实践证明,探索农机管理的股份制民营化经营之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改革的有效选择,通过资产重组和利益再分配,激活农机管理的内部机制,使农业机械化真正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闸口镇已有8200公顷土地从秋翻整地、春耙播种、施肥中耕、除草收割、脱粒运输等环节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在耕作制度改革上,实现了科学合理的“三三制”,即闸口镇16453公顷,耕地每年秋翻三分之一,深松灭茬三分之一,桔秆还田三分之一。另外,从先进设备的引进到农用机械的修配,形成了上有专家组、下有技术员的配套服务体系,先进农科技术的推广应用快,讲理论,重实践,尤其是机械组装和修理,小修不出组,大修不出村,实现了机务管理技术推广,安全监理一体化,为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本保障。
闸口镇经过坚持不懈抓农机事业的发展,农机作业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农机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机的触角已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解放了大批劳动力。机械作业的普遍推广,大批劳动力洗脚离田。从事二、三产业,其中以从事畜牧养殖、蔬菜、运输的人数居多,达到13000人。二是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机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农机股份公司的建立,为土地集中流转,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闸口镇已有2988户,3565公顷土地实现了有序流转,连片经营,占闸口镇耕地面积的20%。三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械取代人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提质降耗增效的目的。经实际测算,全程机械化斤粮成本仅为0.26元(比湖北省平均值的0.32元低0.06元),用工时仅10天,而半机械半人工种植斤粮成本0.296元,用工时达60天,同时,从用种用肥及粮食产量上,也是非常明显的效益对比,闸口镇每年减少种肥投入达120万元,而公顷单产增加达2000斤左右,两次合计,闸口镇增加收入达到460万元。
街道建设
8月28日上午,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合浦县闸口镇4万多群众期盼已久的社区街道建设终于开工了。对当地的居民群众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镇党委、政府在举行闸口社区街道建设开工庆典前,还召开了闸口镇商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商会领导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了换届,并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闸口镇商会。该镇商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全体商会会员一起到现场参加闸口社区街道建设开工庆典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玉兴,县政协主席张均雄和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闸口镇党委、政府等有关领导参加庆典仪式。张均雄主席、镇党委书记王亚凤分别在庆典仪式上作了讲话,对闸口社区街道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祝贺。
据悉,闸口社区街道建设同时开工的两条道路,一条是中南路,一条是文明路。这两条路均为镇上的主街道,也是镇上农贸交易中心的主要交通要道。自闸口圩镇农贸市场建成至今,这两条街道的建设一直是全镇人民的迫切愿望。多年来,中南路、文明路(总长近千米)因缺乏资金维修,街道路面坑坑洼洼。天晴时行车,满街尘土飞扬;碰上雨天,积水成塘,一片泥泞,寸步难行。道路破损坏烂,严重影响了市场的交易能力,群众出行不便,怨言纷纷,反映强烈。为此,该镇每一届人大代表都提出议案,纷纷要求政府修好这两条街道,但由于种种原因,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年内一定要把镇上的中南路、文明路修筑好,为群众办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闸口镇调整新班子领导后,镇里的书记、镇长、人大主席“三大头”向群众公开作出承诺。在县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县商会的大力支持下,该镇一方面积极争取上面支持,同时积极组织发动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资,向外呼吁乡贤、老板集资,多渠道共筹集资金近60万元投入建设这两条主街道。
修筑道路,方便群众,这是一项“民心工程”。闸口镇党委书记王亚凤表示,中南路、文明路的修建,这仅仅是实施闸口社区街道建设刚刚迈出的第一步,今后还要有计划地对镇上一些小街小巷的道路进行维修,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政治
闸口镇人大主席:余远初
团县委书记:苏永春
团县委副书记:苏铁赢
参考资料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闸口镇地名介绍.博雅.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