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季斯拉夫·别利亚科夫
罗斯季斯拉夫·阿波洛索维奇·别利亚科夫(1919年3月4日—2014年2月28日),苏联及俄罗斯杰出的飞机设计师,米格战斗机总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对全球军用飞机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米格-21战斗机,成为了装备数量最多的第二代战斗机。他在莫斯科去世,享年94岁,安葬于新圣女公墓。
经历
1919年3月出生于弗拉基米尔州穆罗姆。1941年11月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同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不久后被调入成立不到2年的米高扬-古列维奇设计局工作。在设计局,他首先负责改进新设计的米格-3战斗机,随后又被调去开发战斗机的着陆和控制系统。1957年被破格提升为副总设计师。1971年3月被任命为总设计师,直到1997年9月因为健康原因卸任。后担任顾问,1999年4月被授予“名誉总设计师”称号。他还是俄罗斯航空公司航天学会荣誉主席。2014年2月28日在莫斯科去世,未能等到3月4日的95周岁寿辰。
设计作品
别利亚科夫的所有工作经历都与“米格”飞机分不开。在他的领导下,研制出了苏联著名系列战机:“米格-7”战斗轰炸机、“米格-1”、“米格-3”和“米格-5”战斗机各种改进型、“米格-9”前线轻型战斗机,以及“米格-21战斗机”、“米格-23战斗机”、“米格-25战斗机”、“米格-27攻击机”、“米格-29”、“米格-31战斗机”、“米格-AT”、“米格MFI”(米格-1.44战斗机)等多种战斗机、教练机,包括第五代战斗机样机。他领导研制了一系列米格飞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系统,米格系列飞机也成为了一个大家族,全球保有量超过6万架。
作品影响
别利亚科夫曾经参与设计的“米格-21”战斗机最终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该型战斗机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是装备数量最多的第二代战斗机,现在至少还有20个国家的空军仍在使用。这款作品对中国军工影响也极其深远,中国军工体系在米格-21战斗机基础之上设计生产的歼-7、歼-8系列战斗机也曾经是中国空军的支柱力量。
个人荣誉
别利亚科夫的成就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1971年和1982年两次获得镰刀锤子奖章称号,并获得3枚苏联最高勋章列宁勋章。1974年当选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81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能源机械与控制过程学部院士。1974年至1989年,是第九至十一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1976年,苏共二十五大代表。其生前曾当选莫斯科航空学院和北京大学荣誉教授、英国皇家航空学会荣誉会员。他的名字被写入国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馆名人堂的墙上。
参考资料
米格战机总设计师去世 米格保卫中国天空半世纪.新浪军事.201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