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铭 生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新中国培养的优秀运动员、著名体操教练、中国著名体操及体育文史专家,与癌症斗争的战士,中国儿童体操及运动的推动者。

李世铭简介

  李世铭 汉族 1934年6月10日生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新中国培养的优秀运动员、著名体操教

练、中国著名体操及体育文史专家。

  1939——1951年在北京读书。

  195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获得西北军区运动会足球和双杠冠军。

  1953年调入空军体育工作队任运动员和分队长。

  1957年11月在中国苏联乌兹别克斯坦体操比赛中获得双杠冠军,贺龙元帅颁奖。

  1959年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教练与指导

  1959年起任“八一”体操队男队教练期间,曾培养了徐泰明(1962年第1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队主力队员,中国队获在此次比赛中获团体第4名)、刘长胜(1960年社会主义国家军队体操锦标赛跳马冠军)等运动员。

  1981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国家级体操教练”称号。

  1982年起任“八一”体操女队总教练,时女队有马燕红(20届世界锦标赛高低杠冠军)、何秀敏(第9届亚洲运动会体操比赛女子全能冠军)、文佳(第9届亚洲运动会体操比赛女子自由体操冠军)等运动员,以上三人都是中国女队参加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并获得团体亚军的主力队员。

  1976年,奉国家体委派遣,赴科威特任援外教练,获1977年科威特体操协会最佳教练奖。

  1984年,根据中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文化体育协定,以交换学者的身份,赴德国讲学。

与疾病斗争

  1985年2月身患癌症,以顽强的意志力与癌症斗争。经治疗锻炼,逐渐康复。常以自己的抗癌体会鼓励新病友与疾病斗争。当选为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常务委员;1995年起任秘书长。

抢救与保护

  1985年在西宁战略研讨会上,当选为中国体育战略发展研究会委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采访众多曾经为中国体育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体育大家,从他们的口述中保留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事迹,他们都非常低调,但是他们的故事确是惊天动地,在他们瘦弱的身体内藏着一颗颗中国心。

  1993年起担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幼儿基本体操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10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央精神文明办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体操专业书

  《青春和力量的旋律——建国10年来的体操运动》(1959年)

  《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1975年)

  《体操运动小知识》(1979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体操条目(1982年)

  《体操的保护和诱导练习》(1988年)

  《中国体操运动史》(与人合作,1990年)。

  《北京志·体育志》竞技运动第三篇“体操运动”(含体操、技巧、艺术体操)(2004年)

论文及著作

  《论我国竞技体育的战略布局》(获1985年度全国体育科技进步奖)

  《从巴塞罗那奥运会成绩看我国竞技体育的投入产出效益》直送国家体委主任的研究报告

  《谈谈政治思想工作和心理训练》(入选《运动场上的心理学》1987)

  《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1983年)

  《幼儿体育是中华民族健康之根》在2011年北京大学人文体育论坛上报告。

文学类著作

  《吓人听闻的杀人魔窟》获1983年《旅行家》“读书奖”

  《葡萄牙与葡萄酒》(入选《当代国外游记选》)

  《哭济川》(获1989年全国体育文学奖)等。

抗癌养生类

  《面对死神的请柬——一个癌症患者对于气功治病的研究》(1995年)

  《我潇洒地活着——一位抗癌明星的康复经历与体会》(2000年)

  《握住生命的手——20位癌症患者的自述》(中的一篇)(1997年)

  《北京奥运会上的抗癌英雄们》在2008年第五届全国肿瘤大会康复专题会议上报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