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峰
杨子峰,男,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研究员,教授,硕博士导师,中国著名呼吸药理学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5年,杨子峰与周荣共同主编出版《临床常见呼吸道病毒分离培养手册》。2017年,杨子峰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学者奖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20年,杨子峰教授组建新冠疫情预测团队联合人工智能团队,成功创建并运用COVID-2019预测模型,成功分析早期中国国内疫情未来走势,为政府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数据。同时,杨子峰领导团队直接参与了广东省类SARS病毒筛查计划。2024年10月,杨子峰出席以“守护健康·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
杨子峰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手段研究毒邪理论的生物学基础及内涵、呼吸疾病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面上和专项/澳门科学发展基金科研项目逾20项全球2%科学家(终生学术影响力专家),发表新英格兰,科学及自然子刊等SCI论文100余篇;单篇论高被引853,授权专利20余项。曾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 ,获广州市高层次领军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和广州市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2014年,杨子峰获得广东省千百十培养人才对象,广州市优秀专家。2017年,杨子峰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学者奖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19年,杨子峰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二等奖。
2020年中国国内新冠疫情暴发后,杨子峰教授火速组建新冠疫情预测团队联合人工智能团队,结合卫生检验学、流行病学、人工智能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成功创建并运用COVID-2019预测模型,成功分析早期中国国内疫情未来走势,为政府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同时在疫情期间,杨子峰领导团队直接参与了广东省类SARS病毒筛查计划,领导组织近200人组成18个检测小组轮战,2020年1月25-2月22日期间,检查了20万例,帮助全国200多个地方基层医疗单位解决新冠状病毒感染快速诊断难题。
杨子峰曾带领团队将防控经验转化为立体筛查体系,推动中国首个全集成新冠检测移动式实验室成立,并在2021年广东本土 “5.21” 新冠疫情中投入使用,指导“猎鹰号”方舱实验室的组建及使用,为广州市抗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22年9月,杨子峰带领团队完成连翘苷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研究并证实连翘苷具有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作用。2023年7月,杨子峰获第十七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24年9月,杨子峰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2024年10月,杨子峰出席以“守护健康·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并在致辞中强调了中西医结合在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5年1月,杨子峰关于甲型流感病毒发表看法:慢性病患者、孕妇、老年人和年幼儿童等人群发生流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特别是当出现持续发热3天未见好转或病情反复,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呕吐等症状时,应当尽快就诊。在确保用药安全、有医生指导的前提下,流感抗病毒药物应在确诊后及早使用,原则上最好在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
社会任职
学术研究
研究领域
中西医结合手段研究毒邪理论的生物学基础及内涵;呼吸疾病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紧扣临床需求的新突发呼吸系统传染病及重大呼吸慢病的动物模型构建;基于重大呼吸系统传染病及慢病的创新药物研发;中药审评审批及监管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杨子峰深耕医学技术领域,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在呼吸道病毒诊断和关键技术开发、病毒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防治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他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国自然地区联合项目、新冠专项等10余项国家级重大课题,获得10余项呼吸病原诊断技术开发发明专利授权和5项以上AI诊断与预警软件著作权授权,以(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158.5,单篇他引最高超800次;
(1)创建重症流感诊治策略:发现下呼吸道病毒载量最高、全病程监测病毒和细胞因子更好指导治疗和预测病程;揭示流感激活细菌运动基因致共感染;创病毒检测网和推广;揭示人禽流感病毒临床规律实现治愈逾80%。
(2)从抗病毒、免疫调节和共感染的角度,阐明临床广泛应用的“清热解毒”中药连花清瘟颗粒、菘蓝物质基础及多个活性分子多靶点发挥“内外邪兼治(抗病毒、调免疫和减少共感染风险)”的机制,结合循证方法,引领抗病毒中药研究。
(3)创建了具有病毒复制和细胞因子风暴的中国特色灵长目树鼩目流感新模型:研究了呼吸道病毒在低等灵长类宿主分布、复制及炎症反应规律,为抗流感药物探索了全新模型。
人才培养
截至2022年,杨子峰独立招收博士研究生8名和硕士研究生15名和博士后2名。指导其中一名博士后在读期间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IF:18.187,一区)、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IF:7.658,一区)和Phytomedicine (IF:5.34,一区)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研究论文7篇,总影响因子27.49,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项项目,获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主要作品
杨子峰曾发表新英格兰,科学及自然子刊等SCI论文100余篇;单篇论高被引853,授权专利20余项。
论文
著作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杨子峰.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01-17
杨子峰:瞄准重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 正面迎战新冠病毒添“利器”.澎湃新闻.2025-01-17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子峰教授课题组招聘启事.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01-17
杨子峰教授获第十七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01-17
杨子峰教授:坚持文化自信 做好基础研究 推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网易.2025-01-17
杨子峰.杨子峰.2025-01-17
我校医学技术学科带头人杨子峰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我校医学技术学科带头人杨子峰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2025-01-17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1-17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