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街道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中东部,东以虎山路为界与大水泊镇文登营镇相接,南以抱龙河、棋山路为界与环山街道、张家产镇相邻,西以昆嵛路为界与龙山街道相接。行政区域面积37.9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末,总人口6.24万人。天福街道因街道办事处驻天福路而得名。

历史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境域属文登县第一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属文西县文山区。1952年3月,属昆嵛县文城镇、第六区。1956年,属文登县文山区、文城镇。1958年8月,属红旗公社。1959年3月,更名为文城公社。1984年3月,更名为文城镇。2001年5月,撤文城镇,分设龙山路、天福路、环山路3街道,皆以办事处驻地为名。2007年6月,更名为天福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天福街道下辖40个社区和9个行政村。截至2020年6月,天福街道下辖14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天福路35号。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天福街道境内多为低缓丘陵,地势平坦略有起伏。境内最高峰位于峰山,海拔148.8米。

气候

天福街道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0℃,无霜期193天,年降水量800—850毫米。

水文

天福街道境内有抱龙河和渠格河。抱龙河自七里河社区入境,向西经过凉水湾、峰西、河北省3个社区居委会,后流入龙山街道办事处境内。渠格河自东渠格村入境,向西经过中渠格、西渠格、松坡、东藕湾等村(居)后汇入抱龙河。

人口

截至2010年末,天福街道总人口62408人。2011年末,天福街道辖区总人口6.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9万人,城镇化率90.2%。另有流动人口8500人。总人口中,男性2.97万人,占47.6%;女性3.27万人,占52.4%。18岁以下9213人,占14.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21万人,占99.46%;有朝鲜、满等少数民族,共340余人,占0.54%。2011年,人口出生率6.66‰,人口死亡率3.04‰,人口自然增长率3.6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19.2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天福街道的国税、地税地方级收入达到1.1亿元。2011年,农业总产值3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58元。

农业

2011年,天福街道有耕地面积4380亩,有效灌溉面积3495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25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粮食播种面积为5115亩,粮食总产量为2247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量2808头,家禽出栏量56028羽。

工业

天福街道的工业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电子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22亿元。工业企业23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先后引进过亿元的项目5个,五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6个。

商业

2011年,天福街道有8个商业网点。出口产品销往美国韩国日本朝鲜欧洲等地。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天福街道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565人;小学3所,在校生3179人,专任教师2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高中2所,在校生6875人,专任教师574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天福街道有综合文化中心1个,村级文化大院、活动中心25个;各村居均成立巾帼文艺队;各类图书室25个,藏书3.5万册;京剧、音乐、舞蹈等业余队伍达4000多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天福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门诊部(所)22个,其中村级卫生室12个,3家专业医疗机构驻在辖区内;病床2060张,执业医师99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天福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3户人数203人,支出7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9户,人数216人,支出21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50人次,共支出7.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7.6万元。敬老院1家,集中收养五保人员45人。

交通运输

天福街道境内有S204、S804、S202公路穿过。

人文历史

道教文化

境内道教始于晚唐金朝王重阳及7个弟子,在烟霞洞及文登姜氏庵创立全真教,在七宝宫、天宝宫讲道。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和弟子在文登区建立三教七宝会,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七宝宫,宣讲全真教义,发展道徒。其弟子王处一居文城天宝宫传教,道教文化盛极一时。

小吃

文登传统面食。文登家常饼又称“千层饼”“油饼”。用冷水面、烫面各半混合揉匀,擀平抹油盐葱花,再卷起压扁,擀成薄饼,用加油的平底锅或圆底锅烙熟即成。熟时略摔几次,食用时提饼中间一抖,便层次分明。境内居民至今仍保留这一名吃。“喜饼”为1970年代以前女子出嫁时带给男方的特制小饼。用精面粉加花生油白糖果子露等调匀,做成直径约8厘米,厚2厘米的圆饼,放平锅慢火烤烙而成,色黄润,甜香爽口。1990年,文登面粉厂将喜饼开发为商品,销往威海市烟台市青岛市,并在北京设厂。

名胜古迹

天福山景区

天福山景区位于文登区市区东20千米处。群山拱卫,峰谷相间,林深草郁,山泉甘冽,环境清幽,古有“天赐福地”之称,故名天福山。1999年10月,山东省林业厅批准建天福山森林公园,包括天福山和草场庵两处林场,面积33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植被茂盛,林相整齐,郁郁葱葱。动物资源有137种。景点有老崮顶、飞来石、于氏祖坟、鸽子堂和双顶山下的狼窝、椎石、老庙沟遗址、马圈山、小姑子庵遗址、麻线沟、来鹤观(草场庵)遗址等20多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胶东半岛特委的活动中心,建有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和纪念馆。

文山景区

文山景区位于文登区市区东侧,古称文登山。据《太平寰宇记》载,秦始皇东巡时,召集文人登此论功颂德,文山因此得名。历任知县认为文山与文登的民命文运相关,规定不得在此山取土伐木,以培植“文脉”。文山当年古木参天,庙宇殿堂鳞次栉比,峰巅有召文台,台之侧有古银杏3株,台东南隅有文星石:1980年在此建文山公园,占地8677平方米。园内水假山,花木扶疏。1991年,进行扩建,修复召文台、秦皇庙等名胜古迹,占地31.6公顷。召文台分2层,高12.8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由赵朴初书额。

丛姓发源地

丛姓始祖为西汉车骑将军金日磾。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十四岁时随母降汉,以忠诚正直为刘彻赏识,赐姓金,封车骑将军,子孙累世为官。三国时,许昌金氏后人联刘反曹,被曹氏所害并株连族人,为此向东逃亡,西晋初年来到文登丛家岘,以地为氏,称丛姓,尊金日磾为始祖。丛姓现有人口40万人,全国姓氏中排第127位。明代重臣丛兰即为文登区丛氏族人。辖区内存有丛氏宗祠(亦称家庙)遗址。

名人

境内历代才人辈出,中进士者10人。除丛兰外,还有丛大为,丛兰玄孙,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任江南句容市知县。刘炯,文城东关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刘重选,文登河北村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至广东高州府知府。刘孔昭,文登河北村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入翰林庶吉士,散馆授汾西县知县。毕宿焘,文登东关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山西万泉县知县。孙,东关人,乾隆十年(1745年)进士,任沂州府莱州府教授。孙步云,文城东关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进士,任莱州府教授。林汝谟,文城东关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任安徽铜陵县知县。林基逵,文城东关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是文登区科举考试历史中最后一名进士,曾任浙江处州宣平县知县。后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返乡筹划革命。宣统三年(1912年),会同革命党人赶走清朝文登最后一任知县,被推举文登革命军政分府临时审判厅长。1912年2月12日就义于文城东关北树林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