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谷(1027年-1099年),本名穀,字元修,北宋眉州眉山(今眉山市)人,是苏轼、苏辙的好友,被称为“风尘异人”。

北宋时期,巢谷到陕甘宁边防前线一带去游历时,与宋军将领韩存宝相识。1081年(元丰四年),韩存宝因罪被杀,在其未被逮捕时,拜托巢谷将自己的几百两银子送给他的妻儿。巢谷不负所托,将银子如数交到韩存宝的妻子手上。1082年(元丰五年)9月,巢谷去探望被贬谪到黄州府的苏轼。1097年(绍圣四年),巢谷不顾亲朋劝阻,去看望被流放到岭南的苏轼、苏辙两兄弟。1099年(绍圣六年),巢谷在龙川见到苏辙。后在前往儋州市探望苏轼途中,病死于新州。

人物生平

公元1027年,巢谷出生于眉州眉山(今眉山市)。巢谷因排行老三,又唤作巢三。他的父亲叫巢中世。那时眉山乡学盛行,其父边从事农业边跟着读书,后来还成为了村里的老师。巢谷启蒙时就跟着父亲读书识字,在乡学里结交了苏轼。巢谷到京城开封市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没有考中进士。由于巢谷长得敦实,平日就表现出力气大,在去旁观了武举考试后,巢谷产生了弃文从武的念头。之后,巢谷置办了弓和箭,开始学习骑马射术,虽然武艺学成后也没有考中进士,但他却成为了文武兼修之才。

北宋时期,巢谷听闻西边有战事,便仗剑西行,到了陕甘宁边防前线一带去游历,增长自己的见识才干。其间,巢谷结识了一个叫韩存宝的宋军将领,巢谷还教他兵书,他们从而结下了深厚友谊。

1080年(元丰三年),朝廷命韩存宝镇压屡禁不绝的泸州市南部少数民族(蛮族)暴乱。韩存宝因不熟悉川南情况,特意邀请巢谷到军中以便询问。十月,战争行动开始。川南多山地,进军不顺利。韩存宝在战术上没有采取就地建立城寨、步步紧逼的方法,同时又遇蛮族首领乞弟乞降,就擅自退兵回了泸州。不料朝廷认为韩存宝犯了“出师逗挠,遇贼不击”等罪,次年八月在泸州将其处斩。韩存宝在未被逮捕时,已知死罪难逃,便拜托巢谷将自己的几百两银子送给他的妻儿。巢谷对韩存宝立下了承诺,立刻换装改名,悄悄潜行陕西省,将银子如数交到了韩妻手上。

1082年(元丰五年)9月,巢谷独行千里去探望被贬谪到黄州府苏轼,在黄州期间,两人作伴饮酒,作诗游赤壁市,一起田间劳作林下会友,苏轼还让自己的两个孩子拜巢谷为师。

1084年(元丰七年)4月,苏轼由黄州改迁到汝州市任团练副使。但仍然不被重用,朝廷的政治气候已在趋缓。巢谷没有同行,他辞别苏轼返回了眉山市老家。

1097年(绍圣四年),巢谷听说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一同遭遇不幸,都被流放到岭南地区。巢谷不顾身边亲朋劝阻,执意要去岭南看望苏轼兄弟。1098年(绍圣五年)冬月,73岁的巢谷从眉山出发,沿水路出川,历时3个多月,于次年正月才到达梅州市。巢谷在到达梅州时,给苏辙写了一封信:“我步行万里来见你,原本没料到自己能活着保全性命,如今已抵达梅州。要不了十天必定能与你相见,即便死去也没有遗憾了。”最后,巢谷在苏辙的贬居地龙川(佗城镇)见到了他。

巢谷从苏辙那里得知:几个月前,苏轼被再贬谪往儋州市。稍事休整后,他又执意要去海南省看苏轼。苏辙劝说无效,见他已囊中羞涩,勉力资助了他盘缠。巢谷坐船顺东江而下,船到惠州,登上白鹤峰和留守的苏过苏迈及两房家小相见。师生见面,不胜唏嘘。当巢谷坐船到新会,不料却被一个南蛮奴隶偷走了他的行李和盘缠。后来听说盗贼在新州被抓,他又赶去想取回盘缠。经过这番折腾,他在新州病倒。最终,巢谷死于客栈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轶事典故

《圣散子方》

巢谷略通医术,手中积累了不少药方,平常也喜欢钻研医书。这和蜀地眉山市道教盛行和他常年云游在外、习武从军有关联。《圣散子方》据说是他祖传的丹方,被他视为至宝。而苏轼幼习道学和岐黄之术,也喜欢收集药方。后来的《苏学士方》就是苏轼收集的药方书籍。恰逢那时黄州出现了疫情,巢谷出手救治了不少人。苏轼很想得到他手上那秘方,软磨硬泡好久,巢谷方才应允,并要求苏轼指着大江发毒誓,这个方子只可以用来救人,绝不外传。苏轼事后却认为这样有效的方子,应该能救治更多的人才对。他便违背了誓言,私下把这个药方传给了当地一位名医——后来的“北宋医王”庞安时。《圣散子方》在苏轼二度知任杭州市时发挥了重要作用。1090年春天,杭州“饥疫并作”,苏轼又用《圣散子方》施药施粥,再次救活了民众无数。

巢谷寄菜种

苏轼在黄州时不仅思念家乡,更是思念家乡的一种味道,自称“去乡十五年,思而不可得”。写信叫巢谷给他寄种子。巢谷在去黄州府时就专门给他带去了眉山市救荒野豌豆种。秋末在东坡雪堂周边一撒,很快就一丛丛的长得郁郁葱葱。折其嫩芽,可炝炒,可素煮,用水焯后还可凉拌食用,味道跟今天的豌豆苗相似。苏轼高兴极了,解馋之余,还将“巢谷寄菜种”与“张骞移苜蓿”“马援薏苡”相论。因为巢谷,故有了“大巢菜”之名;巢谷,字元修,故苏轼又将其叫作元修菜。

后世纪念

苏轼《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哪知我与子,坐作寒蛩呻。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苏辙《巢谷传》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市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居筠州,自筠徙雷,徙循。予兄苏轼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省,予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巢氏大宗祠

巢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黄迳村的龙头山森林公园南麓。巢氏大宗祠有数百年历史,具体始建时间现已无从稽考。据当地宗亲考证,从化几地巢姓宗亲,均奉巢谷为祖。

参考资料

【文史英华】侠士留遗风——苏东坡的侠义朋友巢谷‖邓敏.澎湃新闻.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