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光盲人院暨学校为失明及弱视人士提供全面性的优质教育及住宿服务,学校设有幼稚园至中三的课程,学生来自港九新界离岛各区,约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为寄宿生。学生所选修的科目与一般学校相同,只是增设特殊培训计划,包括中、英文点字及低视力训练等,协助学童克服视障的限制。
学校简介
心光盲人院暨学校( Ebenezer School and Home for the Blind)是现时香港特别行政区唯一的视障学校,位于香港岛薄扶林,由香港志愿团体为盲人于1897年所办。
学校历史
1897年德国信义宗喜迪堪会(Hildesheimer Blindenmission)女传教士布丝乐女士(Ms. Martha Postler)为了收容四名失明的女孩而成立“心光盲人院”(心光盲人院暨学校的前身),在西营盘一所破旧的小屋开始了“心光”的工作。1901年在土瓜湾兴建一所可容纳50名失明女童之院舍。于1913年搬迁到薄扶林。由于当时妇女地位低微,失明妇女更遭人歧视,早期的“心光”只收容女性,故被称为“盲妹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喜迪堪会的视障服务仍能维持,直到1919年才由教堂传教协会(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及德国教会信托(German Mission Trust)接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薄扶林院舍被政府收回,院内失明女童迁到上水,战后才返回薄扶林。
心光盲人院在1955年接受香港赛马会的资助建立一所提供32名宿位之老人院。1956年正式定名“心光书院”,在教育署注册,并接受政府资助。1960年再获赛马会捐助兴建楼高五层的新校舍,设施包括体育馆及职员宿舍,由港督柏立基爵士主持开幕。
1968年成为公益金会员。1995年正式以“心光盲人院暨学校”名义注册为有限公司。
学校宗旨
“我校以基督福音为基石, 本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 为视障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全人发展的优质教育, 让学生在积极、愉快、信任、团结、及互助互爱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 协助学生克服视觉障碍, 发挥潜能、各展所长, 成为自信、独立和对学校、家庭、社会、国家有所贡献的一分子。” ——心光学校
其他信息
架构
现在由巴烈图、简思迪、施米高,何浩基、钟陈碧璋、邓敬仁教授、冯汉源教授等人担任董事会成员。
趣闻
歌星郑秀文于2007年的演唱会其一场收入分别捐助心光盲人院暨学校、护苗基金及艺术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