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滢,女,汉族,1975年10月出生,山东省兰陵县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校三级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2012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2015年入选辽宁省第九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

人物经历

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聊城大学历史系,同年9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在站期间一直从事明清时期山东宗族研究。

研究项目

秦海滢教授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8项,包括:

1.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3. “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

4.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

学术成果

秦海滢教授的研究成果丰富,除了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外,还有多部著作和论文集。其中,《明清时期的淄川毕氏家族》《明清时期淄川宗族祭祀形式初探》分别获得辽宁省历史学会一等奖,而《明代山东教化研究》获得大连市科学著作二等奖

教学课程

秦海滢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明清文化史》《明代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明代政治史》《中国历史文选》等10余门课程;为研究生讲授《明清社会史专题》《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20世纪以来明清史研究回顾》等课程。

个人作品

1、《明初乡村教化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明代山东妇女与社会教化》《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传统孝文化的传播与外延》《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评〈明代宗族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2006年第1期。

5、《明清山东宗族与祠堂普及》《明史研究》2007年8月。

6、《明清时期的淄川毕氏家族》《明清论丛》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8月。

7、《从〈志壑堂文集〉看唐梦的社会交往》《辽宁大学学报》2011年1期。

8、《明清时期淄川宗族祭祀形式初探》《求是学刊》2011年3期。

9、《明代山东乡约与社会教化》《东岳论丛》2011年8期。

10、《试析明清淄川宗族祭产管理》《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5期。

11、《明清日照丁氏家族与地域社会互动》《齐鲁文化研究》11辑,2011年12月。

12、《虚与实:明清时期山东士人在宗教空间的价值构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3期。

13、《从关税收看明代的纵商行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5期。

14、《中国古代借贷研究述论》《中国史研究动态》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14年第8期全文转载。

15、《明清时期山东宗族分家析产与财产纠纷》《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3期。

16、《寻道与循道:明清山东士人在家庭空间内的定位与走向》《临沂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17、《明代商税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18、秦海滢《明代山东教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9、赵毅、秦海滢《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0、赵毅、秦海滢《空间转换与士人价值观念的塑造——明清时期山东士人群体考察》, 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