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宝积寺位于江西省宜黄县,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公元870年~873年)。最初由佛教禅宗南岳青原法系的本寂禅师创立,属于曹洞宗。由于黄巢之乱,本寂禅师迁至宜黄,将寺庙更名为荷玉寺,并继续传授洞山良价创立的宗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因灾荒而开仓救灾,朱元璋感动,赐寺横额为“宝积禅寺”。此后,曹山寺名声大振,僧众增多。1993年,寺庙复建为占地52亩的江南山水园林式大型仿唐建筑,集禅学教学、礼佛观光为一体。它是中国全国唯一的女众驻锡办道的曹洞宗道场,并且是唯一挂有曹洞宗钟板的女众道场。曹山宝积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的祖庭,已有1200年历史。曹山宝积寺在三大古书《辞海》《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宗教辞典》都有全面记载。

历史沿革

根据《中华旅游文化大辞典》的记载,祖师本寂,俗姓黄,名元证,法号本寂,原籍莆田市。19岁时在福建灵山出家,25岁时受戒,获得了江西宜丰洞山高僧良介禅师的真传。随后,他前往宜黄传播宗法,使曹山成为了“法席大兴,学者云萃”的重要中心,洞山宗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因此被称为“曹洞宗”。曹洞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因此曹山宝积寺也被誉为“曹洞宗”祖庭。

根据宋明清历代《宜黄县志》和《宗教词典》的多版记载,曹洞宗在我国、日本、东南亚及朝鲜等地区拥有超过千座寺庙和上千万信徒。历史记载显示,宋朝嘉定16年(公元1207年),日本学僧道元(承阳大师)前往中国参禅,拜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师如净禅师为师,学习了禅宗并接受了法衣。回到日本后,他创立了永平寺,作为传播曹洞宗的根本道场。如今,曹洞宗在日本的信徒超过800万,寺庙数量超过15000座。

本寂禅师在曹山传法31年,培养了超过百名弟子和数千名信徒。公元901年圆寂后,葬于曹山寺西侧的凤形坑,享年62岁。1743年,清雍正皇帝加封其为“定藏元证禅师”,其祖师塔于1983年进行了修复。

清初以后,曹山寺逐渐衰落,民国时期仅剩部分殿堂和少数佛像。到1969年,寺庙几乎全毁。1982年,曹山寺迎来复苏契机,开始了祖庭的中兴新时期。自1999年起,寺院陆续从国内外引进了20多座汉白玉佛像,成为江西省内玉佛数量最多、最全的寺院。

早在1985年,省政府将曹山宝积寺和本寂禅师墓塔列为全省第一批风景名胜点。1994年8月,县人民政府批准曹山寺对外开放。2003年10月,宜黄县政府邀请全国佛教协会理事心亮法师担任寺院住持。心亮法师引来了包括香港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钊在内的一批佛教居士,他们决定为寺院重建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致力于将曹山寺建设成为以禅学教学为主并兼顾观光旅游的佛教道场。目前,香港旭日集团委托的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已完成了曹山寺重建的勘探、规划和设计工作,教学大楼和斋堂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创立者

祖师本寂俗姓黄,名元证,福建莆田人,19岁在福建灵山出家,法号本寂,25岁受戒,后到宜丰县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受器重,前往曹山创立宝积寺,传法31年,学者云集。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于曹山宴坐而化,葬于曹山宝积寺西南侧凤形坑,谥号“元证禅师”。1743年,清雍正帝加封为“定藏元证禅师”。一千余年来,曹洞法水长流,宇内广布,撑起宗门半壁江山,祖师塔于1983年修复。

发展现状

自2013年以来,曹山宝积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宝积寺逐步实现现代化规范管理

曹山宝积寺将传统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方针,爱国爱教,坚持以戒为师,全寺僧众日常早晚课诵、过堂用斋、禅修打坐依照丛林规矩,坚持半月布萨,做到冬参夏学,树立正见,坚定信仰,接引信众。应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VR)和AI人工智能弘扬正信的佛法,阐释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各部门人、财、物的使用申请和审批公开透明可查询,曹山宝积寺的管理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文禅并重

曹山宝积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倡导“文禅并重”的修行理念。基于女众丛林的修学特点,曹山宝积寺将文化艺术与禅宗文化结合,实现“文禅并重”。一方面将教理的学习和实践与禅宗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扬结合起来,应用时代的技术与理念,设计、打造全方位文化创新产品,将文禅并重落实在实处。另一方面,在曹洞杭州佛学院推动以素养教育为基础,提升综合素质教育,开办佛教艺术、佛教养生专业,培养能够文禅并重、新型、服务社会的宗教人才。

三、推动佛学研究,传播禅宗文化

曹山宝积寺致力于研究传播曹洞文化,多年来举办一系列活动,使曹洞禅文化成为中、日、韩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纽带。并于2017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曹洞宗国际禅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江西省佛教协会主办,来自日本韩国斯里兰卡和国内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

本届研讨会由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江西省佛教协会主办,以“全球格局中的曹洞禅法:历史、现实与未来”为主题,主要研讨内容有禅学思想研究,曹洞禅法在中日间的传播、交流与发展,曹洞宗人才培养与国际推广研究等。

四、顺应社会发展,服务社会

曹山宝积寺在继承佛教慈悲济世传统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利用江西曹洞慈善基金会,服务社会、人群。开展赈灾救急、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安老慰孤、资病助残等活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曹山宝积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组建曹山中医志愿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雷鸣教授,提供曹山中医防疫方案,捐助防疫物资,发放中药材,在防疫抗疫中获得省市两级领导嘉奖。在江西省有关部门支持下,入选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研究专项项目,曹山中药防疫组方案获得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推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成果转化,实现社会效益。

地理位置

曹山寺人文旅游资源底蕴丰厚,兴建修复后的曹山寺将成为江南一流的集佛学院、佛学研究、观光、拜为一体的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现代仿唐建筑丛林。

参考资料

曹山·宝积寺.曹山·宝积寺.2024-09-07

辞海.豆瓣读书.2023-11-06

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豆瓣读书.2023-11-06

简明宗教辞典.豆瓣读书.2023-11-06

曹山宝积寺.携程.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