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涛,男,汉族,1938年8月生,陕西省华阴市人,中共党员。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兽医科学》第一届编委,《动物医学进展》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纽约科学院(NYAS)国际成员。曾任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学系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基础兽医学学科主任。

人物经历

1961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并留校任教。

1979年5月至1981年12月,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农学院研修期间,作了“鸡淋巴白血病病理研究”与“鸡淋巴白血病心脏病理研究”,其成果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好评。

80年代以来,主持与合作研究多项,均获重要成果或进展。

1989年获甘肃省园丁奖。

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被评为甘肃农业大学首届先进科技工作者。

2000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1年被英国国际传记中心(IBC)提名为该年度国际科学家。科研事迹被甘肃日报报道,并被国内外数十种名典收录。

2005年入选《陕西英才》名录。

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副理事长、西北区兽医病理学研究会理事长。

研究方向

动物疾病病理学

主要贡献

90年代以来,主持“甘肃省动物肿瘤生态学研究”,为甘肃省建立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动物肿瘤资料库,同时发现了骆驼肝脂肪瘤、带鱼骨瘤等几种罕见的动物肿瘤病,开拓了我国动物肿瘤研究的领域,增加了家畜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的内容。这些研究的学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主持“双峰驼主要器官比较组织学研究”与“双峰驼胃的组织与组织化学研究”,又有诸多重要发现。主编、参编与参译教材与专著10部,30年来,在国内外20多种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有的被评为优秀论文。已培养兽医学病理研究生20多名。

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其中,《甘肃省马类动物气喘病研究》在国内首次证实该病为有机尘肺与无机尘肺的新类型,有机尘肺即“马农民肺”,属过敏性肺炎,与人的“农民肺”相似。《甘肃省动物尘肺研究》发现甘肃河西地区的多种动物均有铝硅酸盐尘肺病变,其发生同动物饲管方式和生存环境有关,从而指出了该病的防治方向,其成果填补了我国动物尘肺研究领域的空白,《甘肃省动物肿瘤生态学研究》检出各种动物肿瘤6.3万多头(只),计良性与恶性肿瘤39种,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双峰驼弥漫性肝脂肪瘤,在国内首先报道高鳍带鱼骨肿瘤并将其纳入高校统编教材。;《双峰驼主要系统器官比较组织学研究》首次从多方面发现了双峰驼组织结构的特点,其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

著作成果:

主编、参编与参译专著、译著与科普读物10多种,主要有《兽医病理学》(主编,2006)、 《牛羊病诊治彩色图谱》(主编,2004)、《兔病诊治彩色图说》(独编,1998)、《家畜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上、下集)(参译,1996,1978)、《奶牛疾病学》(副主编,2007)等。主编全国高校“十五”规划教材《兽医病理解剖学》(第三版,2006),副主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兽医病理解剖学实验指导》(1998),主编甘肃省高校教材《动物疾病诊断病理学》(1995),主审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家畜病理学》(第四版,2007)。

在畜牧兽医学报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与教研论文16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双峰驼肝组织学研究》(《畜牧兽医学报》27(6):535-545, 1996)、《动物尘肺研究》(《畜牧兽医学报》25(1): 84-90, 1994)、《Cericetari morfpatologice privind leucozei limfoide aviare》(Lucr, St. I.A.N.B. Serie C. 飞鱼座 XXVI, 1983)等。

获奖记录

该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

10余项项目获奖;

获甘肃省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199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甘肃省畜牧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性研究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