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氏若棘(学名:Acanthoplesiops hiatti,又称海氏棘银宝鱼、黑七夕鱼)是一种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的鱼类,主要分布在日本南部、马绍尔群岛和菲律宾海域,栖息深度可达18公尺。海氏若棘鮗的形态特征为体延长,侧扁,眼中大。该鱼种属于鲈形目鲈亚目,是鮗科的其中一种。海氏若棘鮗的体色为全黑,背部有一白色细条纹;胸鳍基部有一白点;背鳍硬棘19-21枚;背鳍软条3-5枚;臀鳍硬棘8-10枚;臀鳍软条3-5枚。海氏若棘鮗的体长可达2.4公分,主要栖息在水浅、海草生长的海域或礁石区。海氏若棘鮗是一种肉食性鱼类,雄鱼有护卵的行为。
简介
海氏若棘鮗(Acanthoplesiops hiatti):又称海氏棘银宝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七夕鱼科若棘鮗属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的日本南部、马绍尔群岛及菲律宾海域,栖息深度可达18米,体近全黑,背部有一白色细条纹,胸鳍基部有一白点,背鳍硬棘19-21枚,背鳍软条3-5枚,臀鳍硬棘8-10枚,臀鳍软条3-5枚,体长可达2.4厘米,栖息在水浅,海草生长的海域或礁石区,属肉食性,雄鱼有护卵的行为。
濒危状态
海氏若棘鮗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形态特征
海氏若棘鮗,体延长,侧扁。头中大。吻短;唇厚。眼中大。口端位,斜裂;上颌骨向后达眼中央下方;下颌连合处具感觉孔。头、背鳍、臀鳍、胸鳍、腹鳍皆无鳞,腹部全具鳞;后方鳞片末端不延长,具栉棘,仅具有侧线1条,沿背缘延伸至背鳍基底中部前。背鳍单一,硬棘部鳍膜间具缺刻,具硬棘XIX-XXI,软条3-5;臀鳍具硬棘VIII-X,软条3-5;胸鳍圆形;腹鳍延长;尾鳍圆形。体一致为黑褐色,背、臀,腹及尾鳍具橘黄色缘;胸鳍基上有小白点。
栖所生态
海氏若棘鮗主要栖息于沿岸拂浪区内之潮池及礁岩。穴居性,且鱼体小型,行动极为隐密,不易观察其生活习性。肉食性,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中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南部、台湾省、菲律宾及马歇尔群岛等。台湾分布于南部及绿岛海域。
渔业利用
小型鱼类,不具食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