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菁还阳参(学名:还阳参属 napifera (Franch.)Babcock)是菊科还阳参属植物,茎直立,高40-150厘米,茎基粗厚。总苞圆柱状,长7-9毫米,冠毛污黄色,长4毫米。为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1400-3300米的山坡及河谷林下,分布于四川省(汉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冕宁县、泸定县、昭觉县)、贵州省(贵阳市、兴义市、安龙县)、云南省(昆明市、丽江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市、鹤庆、兰坪、盐丰、禄劝、思茅)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状,圆柱状或芜菁状,直径1厘米。茎直立,高40-150厘米,茎基粗厚,通常不分枝或自中部以上狭圆锥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被稠密或密厚或稀疏的长或短糙毛。基生叶莲座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7-26厘米,宽2.5-6.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或圆形,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柄,边缘圆浅裂、波状圆浅裂、浅波齿或全缘,侧裂片圆形或宽三角形,最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较小,无中上部茎或中上部茎叶极少数,苞片状或线钻形;全部茎叶两面及叶柄被稠密或稀疏的短糙毛。头状花序多数,沿茎中部以下或上部排成狭总状花序或狭总状圆锥花序。总苞圆柱状,长7-9毫米,果期黑绿色;总苞片4层,外层及最外层短,不等长,披针形,长达3毫米,宽不足1毫米,顶端急尖,内层及最内层长,线状披针形,长7-9毫米,顶端急尖或钝,内面无糙毛;全部苞片外面无毛。舌状小花黄色,花冠管外面被短柔毛。瘦果浅黑褐色,近圆柱状,长4毫米,顶端收窄,无喙,有10条几等粗的纵肋,肋上小刺毛不明显。冠毛污黄色,长4毫米。花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芜菁还阳参生长于海拔1400-3300米的山坡及河谷林下,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但目前尚未有人工引种栽培的记录。
分布范围
芜菁还阳参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地,尤其在云南(昆明市、丽江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市、鹤庆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盐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普洱市)、四川(汉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冕宁县、泸定县、昭觉)、贵州(贵阳、兴义、安龙)等地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