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梦周(1337年~1392年),初名梦兰、梦龙,字达可,号圃隐,高丽庆州迎日(今韩国庆尚北道永川)人。官至门下侍中,是朝鲜高丽王朝末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被韩国后世学者推崇为“东方理学宗师”。郑梦周曾五次奉派出使中国明朝,将中国儒家文化带回朝鲜高丽王朝,并在中国蓬莱留下了《蓬莱阁》《登州过海》《蓬莱驿示韩书状》等诗篇。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郑梦周的祖上皆是下级武官,他自幼发奋学文,自学成才。高丽恭愍王九年(公元1360年)中举,十六年(公元1367年)受学李穑赏识,李穑为儒学家。出任学官,负责讲解朱子集注。后因父亲逝世,辞官守孝三年,回朝后任大司成,负责同中国明朝重建朝贡关系。

政治生涯

1374年,恭愍王被弑杀,权臣李仁任立其养子辛禑为王,杀明朝使臣,重新投靠北元。郑梦周反对不成,被逐出都城,一度出使日本。

1380年,郑梦周任助战元帅,参加李成桂指挥的对倭战争。1382年,再度赴明。公元1383年,明朝大军压境,高丽被迫派遣梦周前往南京朝见明太祖朱元璋。郑梦周圆满完成任务,再次重建了高丽和明朝的关系。

1384年,复任圣节使赴明,为恢复高丽与明之外交关系作出重大贡献。并参照《大明律》,拟订(新律》。擅诗文、书画,著有《圃隐集》。后因维护高丽王朝,反对权臣李成桂篡立。

1388年,辛禑派李成桂出兵辽东,李成桂遂发动兵变(威化岛回军),将辛禑废位,并立其子辛昌为王。次年,李成桂又废黜辛昌,立王祺后裔王瑶,即恭让王。郑梦周在此期间出任守门下侍中,辅佐宰相李穑。

人物死亡

1392年4月,恭让王自感李成桂实力强大,为求自保,与郑梦周商议密谋除掉李成桂。李成桂第五子李芳远遂派人将其刺杀于开城的善竹桥,枭首于市,抄没其家。1400年,李芳远继位后,又因梦周忠义,重新追封其为“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议政府事、修文殿大提学兼艺文春秋馆事、益阳府院君”,谥号文忠,并将其入祀孔庙。

家族

郑梦周的父亲是郑云瓘,母亲是卞韩国大夫人永川李氏。他的妻子是李氏,他们有两个儿子,郑宗诚和郑宗本。他还有一个庶子,名叫郑宗和。第32代子孙申彗星(韩国神话成员)、郑津教(郑弼教的亲弟弟)。

后世评价

郑梦周的弟子多有所成,被称朝鲜理学之祖。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贡献使他在后世得到了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

“讲好山东故事”散文丨在天台山读韩国大儒郑梦周.文旅日照.2024-09-02

..2024-08-19

韩国东方理学宗师郑梦周胸像落户蓬莱.中国新闻网.2024-08-19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