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错误,又称刑法错误,是对行为人在实施故意犯罪时对自己行为在法律上的性质和后果所产生的错误认知。具体分为三类:假想不犯罪、罪名错误和处罚错误。

假想不犯罪

当行为人的行为实际上已构成故意犯罪,但他们误以为其行为并不违法或不属于犯罪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行为人主观上认为自己未犯法,他们仍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罪名错误

指行为人对其犯罪行为在法律上应被归类为何种罪名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无论行为人对罪名的理解有何偏差,都不会改变其行为的犯罪本质,因此仍将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定罪和判刑。

处罚错误

此类型错误涉及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相应惩罚措施的认知误差。无论是低估还是高估了可能面临的刑罚,这些错误都不影响犯罪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和相关刑事责任。最终,法院将根据刑法规定作出公正判决。

影响因素

法律错误的影响因素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有法律的态度和期望,对法律的评价和解读,以及对个人行为的法律意义评估。法律错误作为法律现实的一个特殊方面,同时也是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对现实法律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

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的区别.律临.2024-10-22

刑法中事实认识错误.律临.2024-10-22

法律英语中的mistake of Law和mistake of fact.百家号.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