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受理
仲裁受理是指当仲裁机构接收到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后,对其申请进行审查,若符合条件即同意立案,从而启动仲裁程序的过程。当事人提出的仲裁申请并不自动引发仲裁程序,只有当仲裁机构审查通过并做出受理决定后,仲裁程序才会正式开始。
受理程序
申请的审查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后,会对申请人的资格、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具体仲裁请求的事实和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如果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在5天内决定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对于申请书中缺少必要信息的情况,仲裁委员会可能会要求当事人在指定时间内补充后再予受理。如果不符合适用条件,仲裁委员会也会在5天内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解释原因。
受理仲裁后的活动
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在开庭审理之前应完成一系列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 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并将仲裁申请书副本及相关资料送达被申请人。
- 组成仲裁庭并在规定期限内通知当事人。
- 要求申请人按规则预缴仲裁费用。
- 确定开庭日期并通知当事人。
- 处理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申请。
在此期间,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 放弃仲裁协议的权利。
- 申请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权利。
- 委托律师或其他代理人参与仲裁活动的权利。
法律后果
仲裁受理是一项重要的仲裁活动,它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 当事人获得仲裁当事人资格,享受相应的权利和承担义务。
- 仲裁委员会取得对该案的仲裁权,必须对此案进行公正裁决。
- 提出仲裁申请会导致仲裁时效中断,仲裁时效会重新计算。
参考资料
仲裁受理 -法律知识_律渐.律渐.2024-10-23
请关闭浏览器的调试窗口再访问页面!.请关闭浏览器的调试窗口再访问页面!.2024-10-23
仲裁申请的受理.华律网.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