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推车”是一种流传于清徐县地区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通常在街头进行表演。

历史渊源

“刘三推车”源于一则民间传说。据传,一位名为刘三的农夫每天靠推车载客或运货维持生计。新年过后的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名少女,请求乘坐他的车前往城中观赏花灯。刘三遂推着她前行,到达集市后,少女进入一座庭院,刘三等待许久未见其出现,于是入内寻觅,发现庭院内并无他人,仅有一幅古画和一串铜钱。原来这位少女是来自画中的仙女。这一传奇故事后来被清代末年的民间艺术家改编为一种能在街头表演的社火节目。表演者身着传统服饰,模仿一位朴实勤劳的农夫形象,吃力地推动一辆载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的仿古式推车,穿梭在观众之间。

道具制作

制作“刘三推车”的道具需要选取约2米长的竹竿或木棍作为主干,前端使用较短的木棍形成类似猪嘴的形状,中部则采用稍短的木棍与主干交叉构成梯形框架,尾部预留用于推拉的部分。在梯形框架内部嵌入一个小的梯形座位供乘客使用。整个推车的两侧覆盖黄色布料并绘制车轮图案,顶部用彩色布料遮盖,露出座位前方的腿部区域。表演时,扮演姑娘的角色站在座位中央,通过系在车身两侧的红色绳索支撑身体,双手握住推车的扶手;而扮演刘三的演员则将绳索搭在肩上,共同协作使推车保持平衡。

表演形式

“刘三推车”的表演包括多种步伐和队列形式。演员们会以碎步快速移动,模拟爬坡时则采取缓慢的大步行走,下坡时则展现挺胸后仰的直腿舞步。常见的走场形式有“绕八字步”、“跑圆场”和“水溜溜”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三推车”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表演元素,还融入了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如宣传计划生育的“只生一个好”以及庆祝丰收的“庆丰收”等节目。

参考资料

太原秧歌《刘三推车》仙女下凡遇刘三选段——青年名角荟萃:李博,徐泓钰联袂演绎.douyin.2024-11-04

每日一话桑梓情(215)23@365.60doc.2024-11-04

丰富多彩的清徐民间社火.uduwang.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