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声学奖是为了弘扬马大猷先生的学术精神,表彰在中国声学事业发展和技术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中国声学工作者而设立的奖项。该奖项由北京声望声电技术有限公司出资赞助,经中国声学学会决议确定。自2008年起,马大猷声学奖每两年评选并颁发一次。至2014年11月,已举办四次评奖和颁奖仪式,共有七位学者获此殊荣。

历史沿革

2008年,中国声学学会第六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定设立马大猷声学奖。同年10月19日,由学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依照《马大猷声学奖章程》试行版的规定,评选出首任获奖者。10月22日在举行的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上,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士莪院士代表评选委员会向首位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奖项设置

马大猷声学奖每两年评选和颁发一次,每次最多选出两个项目,通常仅选择一个。该奖项注重精神激励,同时附带一定的物质奖励,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

北京声望声电技术有限公司承诺每年提供资助款项。此外,评选委员会也会发布募捐公告,募集资金的对象主要是与中国声学相关的机构、高校、科研单位以及企业,同时也欢迎社会个人的捐赠。筹集的资金在未使用时,将存入中国声学学会账户,专用于该项奖的支出。

评选流程

评选组织

中国声学学会成立了马大猷声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包括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赞助单位代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和收集声学领域的推荐项目,审核并提出推荐候选人名单,并向相关负责人收集详细的申请资料,最终评定获奖项目和个人。

申报条件

① 申报人年龄限在60岁以内。

② 近几年内曾对中国声学有关领域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成果,包括那些其重要性直到近几年内才显露出来的数年前的工作,该成果是已经发表的。马大猷声学奖是用来奖励上述成果的主要贡献者。

③ 多年来对中国声学发展在科学技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声学家。

每项奖励一般只奖励一人,获奖者不得超过两人。

评选考核

马大猷声学奖的评选分为三个阶段:推荐、审批和颁奖。每个项目的推荐至少需要两位推荐人才能受理。具有推荐资格的人包括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以及拥有教授或研究员职称的声学家。评选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地方学会、分会和专业委员会应当组织上述范围内专家进行推荐,马大猷声学奖不采用个人或所在单位自行申请的方式。

推荐、评选步骤

①评选工作每两年举行一次,第一年进行推荐和评选,第二年进行颁奖。

②第一年的二月底前,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地方学会及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发出马大猷声学奖推荐、评选通知,开展推荐工作。推荐人负责填写推荐书,并在当年八月底前提交给评选委员会秘书处。

③ 评选委员会根据推荐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和审核,提出推荐候选项目(粗选),并直接通知项目主要负责人按要求提供详细材料,一式四份。评选委员会在收到推荐项目详细材料后提出意见,选定获奖项目和获奖人,并填写评选意见。

④第二年在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会全体会议或代表大会期间颁发马大猷声学奖,在颁奖大会上,每位获奖项目均由获奖人做一次学术报告。

推荐、评选规定

①提倡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荐人、评委都应对推荐、评选工作保持严谨、客观、公正的态度,坚决抵制评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

②评委应重视调查和了解情况,努力防止推荐工作中出现重大遗漏。对于获奖项目和获奖者的科学贡献,必须仔细审查,确保真实可靠,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③ 评选委员会的投票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参与(含2/3)才能生效。马大猷声学奖的评选和批准均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全体委员过半数同意即算通过(委员人数以当时国内实际人数为准)。评选和审批一般应在召开会议的基础上进行,特殊情况可通过通讯投票。

④评选过程中的推荐人和推荐内容,初审和初审内容,评审会上的评议意见等评选活动的内部情况,均应保密,不得泄露,以免影响评选工作的顺利进行。

评奖情况

评奖结果

截至2014年11月,马大猷声学奖共组织了4次评奖和颁奖工作,7人获得该奖。

颁奖仪式

文化传统

马大猷声学奖的设立旨在继承和发展马大猷先生的学术理念,表彰为中国声学事业和科学技术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声学工作者,从而促进中国声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马大猷声学奖即将揭晓.马大猷声学奖即将揭晓.2024-08-24

声望技术表示每年赞助中国声学学会马大猷声学奖.声望技术表示每年赞助中国声学学会马大猷声学奖.2024-08-24

学会简介(手机版).中国声学学会.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