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血液中心(英文名:Chong Qing Blood Center),直属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是集采供血、教学、科研于一体,由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省级区域性采供血服务机构,承担着无偿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检测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等任务。总部位于中国九龙坡区华福大道北段21号,重庆市血液中心党委书记为段恒英,中心主任是徐永柱。
1965年,经国务院文件批准,重庆市血液中心的前身——重庆市中心血站作为战备血站建立。1993年,重庆市中心血站正式更名为重庆市血液中心。1996年,重庆市血液中心通过国家卫生部省级血液中心达标验收。2012年,重庆市血液中心接收原永川中心血站成建制划转,将其变为永川分中心。2019年,重庆市血液中心迁入位于九龙坡区华福大道的新大楼。
重庆市血液中心获得过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重庆市市级文明单位、全市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先进集体等荣誉;获评市级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各1个,“全国表现突出采血班组”3个,“全国最美献血点”4个;入选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
发展历史
成立背景
1965年,重庆市血液中心的前身,重庆市中心血站,在国务院文件的批准下建立,作为战备血站。
正式成立
1993年,重庆市中心血站正式更名为重庆市血液中心。
后续发展
1996年,重庆市血液中心通过国家卫生部省级血液中心达标验收。2012年,重庆市血液中心接收原永川中心血站成建制划转,将其变为永川分中心。2019年,重庆市血液中心迁入位于九龙坡区华福大道的新大楼,原位于渝中区桂花园路的血站大楼变更为桂花园分部,形成了“一中心、两分部”的工作格局。
主要职责
重庆市血液中心负责承担重庆市中心9城区、永川区、潼南区及高竹新区的无偿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检测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等工作。同时,重庆市血液中心还负责重庆市范围内血站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以及血站业务培训与医疗用血业务指导。此外,重庆市血液中心承担全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以及血液联动和调配的协调任务,执行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开展血液相关科研工作,并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组织规模
“一中心”
重庆市血液中心“一中心”:新大楼位于九龙坡区华福大道北段21号,建筑面积29855㎡,承担中心城区、高竹新区采供血工作。
“两分部”
重庆市血液中心“两分部”:桂花园分部位于渝中区桂花园路1号,建筑面积9224㎡,承担中心城区范围内血小板的采集;永川分中心分部位于永川区桂山路76号,建筑面积2358.41㎡,承担永川区、潼南区采供血工作。共同承担2所医科大学、300余家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用血任务和用血指导工作。
重庆市采供血质量安全控制中心
重庆市采供血质量安全控制中心挂靠我中心,遵循“质控上收、服务下沉”总要求,承担全市血站质量体系联合内审和血液产品质量抽检、核酸集中化检测任务;牵头全国血液安全监测系统建立和日常工作维护;推进全市采供血机构同质化建设,从献血服务、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和临床输血三个层次有效推进全市采供血机构业务过程标准建立。
输血研究所
输血研究所为市卫生健康委批准的医学重点学科,率先在全国建立了血小板捐献者资料库,血液免疫学、HLA、HPA频率分布等方面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红细胞血型检测、疑难血型鉴定、疑难配血、骨髓移植配型、骨髓移植成活标志物检测(STR)、强直性脊柱炎((HLA-B27)、法医物证检测等工作处于重庆市领先水平,是中华骨髓库重庆分库定点HLA组织配型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输血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全国8家HLA高分辨基因分型确认实验室之一。
人员规模
重庆市血液中心共开设24个科室,共有职工31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43人;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43人。
主要采供网点
可通过“重庆市血液中心”微信公众号或拨打重庆献血服务热线96969咨询。
组织架构
参考资料:
中心文化
重点工作:重庆市血液中心始终坚持以献血者为核心、满足临床用血需求为己任,全力做好采供血服务工作,构建血液优质服务体系。
着力点:着力推进主城都市圈采供血能力建设,输血医学科研、人才及基地建设,血液信息化平台建设,血液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打造西部输血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进修基地、西部移植配型中心、西部HLA选择性输血基地、西部地区稀有血型库及RH(-)血库。
奋斗目标:为实现“立足重庆市,协同西部,面向全国,建成国家一流血液中心”而奋斗。
宣传工作:抓牢抓实献血宣传的健康科普。
工作策略:“建机制、筑高端、强基层”
人才基本政策:“外引、内用、远育、强基”
愿景:树立安全血液伸手可及的愿景。
宗旨:坚持热血护航生命的宗旨。
训诫:以厚德、博爱、团结、奉献为训。
行政管理
人才培养
重庆市血液中心实施“5515”输血医学人才培养工程,投入专项资金遴选培养2批次、14人次,获聘兼职硕导1名、行业导师4名。同时实施科研“苗圃计划”,2023年科研立项32项、发表论文27篇,科研项目、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实现双突破。重庆市血液中心挂牌成为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检验医学院实习实践基地、基础医学院实践教学基地,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校外科研实践基地、公共管理学院科研教学实践基地,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科研教学实践基地。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4年12月4日,重庆市血液中心输血研究一所成功完成了一例跨省血小板基因配型,为一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该中心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HLA及HPA基因分型后,发现其基因型别极为罕见。通过检索成渝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LA&HPA基因库,在成都市找到了一位基因型匹配的献血者。重庆市血液中心与成都市血液中心合作,迅速完成献血者的血小板采集、调配和交叉配型检测,并于当晚将配型血小板顺利输注给患者。
2024年12月18日,重庆市血液中心成功启动了重庆市首条无人机空中血液配送专线。该中心利用无人机低空飞行的优势,实现了急需血液资源的最快速度送达。在首次飞行中,一架装载400毫升血液的无人机从重庆市血液中心起飞,仅用18分钟便抵达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平顶山市院区。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重庆市血液中心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还为患者提供了全新的“空中生命通道”。通过无人机运输,血液从中心到救治中心的路程时间大幅缩短,显著提高了血液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参考资料
重庆市血液中心简介.重庆市血液中心简介.2024-12-19
重庆市血液中心获“中国输血协会全国无偿献血健康教育馆”称号.百家号.2024-12-19
献血地图.重庆市血液中心.2024-12-19
重庆市血液中心组织结构图.重庆市血液中心组织结构图.2024-12-19
成渝地区成功完成一例跨省血小板基因配型.新华网重庆频道.2024-12-19
重庆首条无人机空中血液配送专线正式启航 患者有了全新的“空中生命通道”.腾讯网.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