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侯月铁路

侯月铁路

侯月铁路,自山西侯马至河南月山,全长252公里,于1994年建成通车。是晋煤集团外运的南通路之一。

侯月铁路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1998年7月,北京、国铁集团郑州局正式开通运营侯月铁路。侯月铁路向东的最终点是山东省日照港,是与陇海铁路平行的一条铁路干线,可减轻陇海铁路负担,缩短西北与山东出海口的运距。侯月铁路沿线桥梁和隧道众多,最高桥梁达108米,隧道43座,总长41公里,侯月铁路在侯马市侯西铁路相接。

2004年9月,侯月铁路启动亿吨煤运通道建设,改造接触网和扩建集运站,满足5000吨重载列车需求。2005年4月,侯马北至嘉峰段完成电气化改造,增运5000吨,为煤炭外运奠定基础。2005年8月,隧道宽轨枕板更换后,太原市国铁集团郑州局实施增运补欠百日会战,侯月线货运提前完成亿吨目标。2008年6月,侯月铁路首次启用智能化货车故障监测系统,提升运行安全水平。

线路简介

侯月铁路,西起山西省侯马市,东到河南省济源市。建于1959-1972年、1991-1995年,为国家I级复线干线铁路。线路自同蒲铁路侯马北站向东引出,经曲沃县翼城县沁河阳城县等县境,抵达河南省济源市,在济源站焦柳铁路相接。

历史发展

侯月铁路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1984年国务院批准侯月铁路设计任务书,1988年,国家计委批准为新开工项目;1989年,侯月铁路列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1990年6月开始全面开工。

1993年12月,侯月铁路嘉峰-莲东段一期工程铺通。1994年,侯月铁路全线铺通,并进入二期复线工程。1995年1月,铁道部发文批准嘉莲段开办临管运输,临管由铁三局承担。

1995年12月26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临汾铁路分局和国铁集团郑州局洛阳铁路分局正式接管侯月铁路一期工程(单线),实行临管运输。1997年3月,侯月铁路复线建成通车。1998年7月,北京、郑州铁路局正式开通运营侯月铁路。

线路与车站

侯月铁路全长226公里(不算济源--月山间与焦柳铁路共轨段),共有车站26个。侯马北--嘉峰(不含)段归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嘉峰--济源段归郑州铁路局管辖,两局分界口里程为端氏-嘉峰间K147+273.17处。太原铁路局管辖侯马北、曲沃县、樊店、翼城县、翼城东、北捍、桥上、上交、梁庄、沁水县、迎沟、郑庄、中乡、端氏;国铁集团郑州局管辖嘉峰、蒿谷、阳城县、磨滩、盘古寺、莲东、沁河北、捏掌、沁阳市济源市。其中侯马北站位于南同蒲、侯西、侯月铁路线的交汇处,是一个区域性一等编组站

列车开行

侯月铁路在临管运营时即开始了繁忙的煤炭运营。截止1995年路局接管时已运输煤炭93万吨。

1996年全线旅客列车日均1对,货运列车2对,完成货运量166.4万吨;1997年开行旅客列车日均1对,货物列车则增长到8对,客运量34万人,货运量657万吨。1998年开行旅客列车3对,货物列车7.5对。截止2009年,扩能改造后的侯月铁路日均开行货运列车数95对,客车1对,成为晋煤集团外运的又一主力通道。

1996年1月23日,侯月铁路开行第一列旅客列车侯马市~嘉峰681/2次,经侯月线运行,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担当。1997年全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时,该车改车次741/2并于当年8月二期投产时与洛阳市~嘉峰普客合并,并延长至临汾市,即临汾~洛阳741/4、742/3次,经南同蒲、侯月、焦柳铁路,北京、郑州两局共同担当。

1998年4月,全国铁路实施第二次大提速。在这次调图中,侯月线新增大同--南京西494/1/2/3次,太原--宜昌市544/1/2/3次两对直快列车。同时临汾--洛阳普客列车再次在嘉峰断开。

2003年10月,侯月线加开太原--上海市L192/89/90/91次临客,但10月27日即停运。

2004年全国第五次铁路大提速,太原--广州东1334/1/2/3次列车改走侯月线,并改车次为K240/37/38/39。

截止2004年底,侯月线共有旅客列车5对,分别是:K240/37/38/39次太原--广州东、1168/5/6/7次太原--宜昌市、1594/1/2/3次大同--杭州市、6050/47/48/49次临汾--嘉峰、7520/17/18/19次洛阳--嘉峰。

2005年初由于扩能改造工程需要,除洛阳--嘉峰普客外,3对直通快车先后改变运行路径,不再经由侯月线,临汾--嘉峰普客停运,改为通勤路用列车。截止2016年12月30日侯月铁路仅剩,普客列8156/7次侯马--端氏运行,只办理职工通勤,不办理客运,逢5、0开行。

因为太原局货运需求,自2019年4月1日起通勤列车再次停运,自此侯月铁路再无客运列车通行。

扩能改造

2004年9月,铁道部启动了侯月亿吨煤运通道建设工程,投巨资对铁路接触网线路进行了大幅改造,省地方投资2亿元对煤炭集运站进行了扩建,满足了5000吨重载列车的通行。随后,侯月线又完成了侯马市北至嘉峰段电气化改造。沁水县嘉峰站作为目前侯月线上的一个较大的煤运站,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煤炭存储能力和装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005年04月20日继大秦铁路成功实现煤运扩能改造之后,经过3个月的艰苦奋战,4月5日,由中国中铁所属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一公司承建的侯月铁路侯马北至嘉峰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建成。侯马北至嘉峰段是制约侯月铁路运能的“瓶颈”地段,该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的完成,为实现侯月线增运5000吨、2005年运量1亿吨目标奠定了基础,对缓解中国北部煤炭运能不足的紧张状况、畅通煤炭运输通道、促进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侯月线扩能电气化工程起自侯马北站,终至嘉峰站,全长153公里,包括电气化扩能改造及引起的电力改造工程。主要工程数量为153正线公里的接触网换线,相关变电所、AT所、分区所、开闭所的供电线改造。牵引变电工程包括牵引变电所改造2座,开闭所改造5座,AT所改造6座,分区所改造2座。并对既有电气化远动系统进行改造。工程要求对其不满足容量的既有变电所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容器等进行更换,对全线所、亭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增加故标装置,电力工程包括侯马市北至翼城县10KV电力贯通线自闭线与接触网合架,部分改成分架,翼城、桥上、端氏配电所改造,沿线车站增加箱式变电站,并接入电力远动,对既有电力远动系统进行改造。 2005年6月中旬,历时半年的侯月铁路上行线每米60公斤的无缝线路扩能改造工程已基本结束。这意味着侯月铁路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晋煤集团外运当好了先行。

2005年8月,侯月线51公里隧道宽轨枕板全部更换为Ⅲ型轨枕后,太原市国铁集团郑州局及时开展增运补欠百日会战。太原局从车流组织、运力配置、调度指挥、机列衔接、信息反馈、分析考核等方面入手,建立了保证交接车数量的有效机制,确保了嘉峰口日均交车达到75 列以上,最高日达到84 列。到10月16日,太原局不仅补齐了嘉峰口亏欠144.882 万吨的交出运量,而且超日历进度7572吨。郑州局制定了灵活的侯月线运输组织办法,将货车平均追踪间隔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同时,加强月山、新乡、洛阳北、商丘北等技术站的作业组织,从外围上消除侯月线的运输“梗塞”。太原市国铁集团郑州局巧妙的组织,解决了侯月线出现的诸多困难。截至2005年12月21日,侯月线提前完成亿吨目标。

2008年06月,中国第二条年煤炭运送能力突破亿吨大关的晋煤集团外运通道——侯月(侯马-月山)铁路线,首度启用万能“电子眼”,标志着该铁路线上车辆运行安全监测水平已跨入全国领先技术行列。有“电子眼”之称的货物列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TFDS)集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于一体,利用轨边高速摄像机对运行车辆进行实时图像数据采集与传送,并通过计算机的高性能分析与处理,动态实现对车速、车型等基本信息与车辆运行部件缺损、断裂、丢失等隐性故障的有效判别。除此之外,TFDS还具有精确定位、网络自检、自动曝光、自动纠错、故障提示等众多功能。

改造后的货运发展 2006年12月,侯月线货物发送量继去年完成亿吨目标后,2007年再次提前超亿吨,截至2007年12月21日,发送货物1.0029亿吨,与2005年以前侯月线完成的运量相比,相当于新建了一条复线。侯月线亿吨通道是继大秦铁路之后中国又一条煤运亿吨通道。从2004年起,铁道部投资对侯月线进行了扩能改造,2005年,侯月线运量即翻番,完成了1.03亿吨。

交通事故

2006年7月2日12时03分,山西侯马至河南月山的侯月铁路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两列火车相撞事故,造成侯月线全线瘫痪,目前事故正在紧张抢险中。事故经过:由侯马市开出的14522次列车,编组59辆,总重5098吨,运行至磨滩至盘古寺车站间的鱼天隧道时脱轨侵入临线,与月山开往侯马的41045次列车相撞,没有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国铁集团郑州局局长徐宜发,副局长王建军迅速赶赴现场抢险。并组织洛阳市工务段、洛阳电务段、洛阳供电段、济源车务段、洛阳机务段、洛阳公安处等单位进行抢险,调动了洛阳、新乡、郑州市、长治北的四列救援列车,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副局长也带领救援列车和600余名人员从隧道的另一端进行抢险。由于事故发生在隧道内,大型机械难以展开,恢复正常行车大概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参考资料

侯月铁路.中国铁路网.2024-03-12

侯月线运输保持增长态势.中国能源网.2024-03-13

侯月铁路集中修施工完成.今日头条.2023-12-18

太铁完成侯月铁路集中修施工.今日头条.2023-12-18

侯月铁路线.建筑网.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