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雇募制

雇募制

雇募制,又称募匠制,是一种古代官府通过支付报酬雇佣技工、民匠参与劳役制作的制度。

历史沿革

雇募制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当时主要采用封建徭役的方式,由工匠和夫役承担各种修建工程及官办手工业的制作工作。唐朝时,官办手工业已经出现出钱雇用的明资匠。到了宋代,文思院、弓弩院、军器所等机构大多以招募工匠为主要形式。明朝嘉靖年间之后,官办手工业普遍实施雇募制。清朝时期,雇募制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包括河工、水利、营造等领域。尽管雇募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由于其所付的雇值微薄,且经常遭受官吏的克扣,因此仍然带有一定的封建强制性质。

古籍记载

雇募制的相关记载可见于多个历史文献。《旧唐书·玄宗纪》记录了天宝二年(743年)筑兴庆宫墙时,曾雇佣京师丁户一万三千人的事件。宋代苏辙在其著作《论雇河夫不便札子》中提到,虽然名义上是和雇,但实际上有许多人被强迫参加劳动。《元史·世祖纪十三》则规定,和雇、和买的对象不应仅限于军人家庭,而应与普通民众平等对待。此外,《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九年》也提到了金主下令,所有所需的人力资源都应使用官方资金和雇。

参考资料

雇募制.汉语国学.2024-11-09

雇募制.在线汉语大词典.2024-11-09

唐朝时的雇募制与明清时期的雇佣制有何区别[修订].豆丁网.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