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其前身为1953年组建的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期间经历社科部、人文社科系、法学系、政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等,2015年7月独立建院。

历史沿革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5年7月,学院建制虽新,然其承载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渊源悠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太原工学院和山西矿业学院建院之初,就设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开展相关的教学与科研。然其作为独立的专业机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成立的山西矿业学院经济贸易系与1995年成立的太原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这两个系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后来相关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为太原理工大学后,在原来社会科学系的基础之上成立了新的文理学院,下设法学系等7个系。2000年7月,法学系、体育系与外语系从文理学院分离出来,并与新筹建的文学艺术教研部组成了文学院,2002年又增设行政管理专业。2004年8月,原文学院的法学系、外语系、文学艺术教研部组成了文法学院。2007年,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

2010年4月,为了适应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成立了政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政法学院成立以后,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探寻学科生长点,逐渐发展成为办学层次相对完整,横跨多个学科门类与专业的综合性学院。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公共管理3个本科专业及相应的3个系和1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中心。2010年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2015年7月,学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的基础上更名,掀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新篇章。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研究生与思政综合实践课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系4个教学系部。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

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教授9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生导师41人,境内外客座教授7人;在校学生总数315人,其中本科生161人,硕士研究生154人;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人物2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131”领军人才2名,山西省学术带头人1名,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山西省2013年精品资源共享课,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被授予山西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学术研究

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0余项以及省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百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思想教育导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科技进步与对策》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多人次荣获“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二等奖,多名教师获“山西省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山西省“精彩一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是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和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