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是波浪理论的创始人。他于1871年7月28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玛丽斯维利镇(Marysville)。1891年,他在墨西哥的铁路公司工作。在1896年,艾略特开始了他的会计职业生涯。后来,他因生病休养期间得出了波浪理论。他认为波浪理论是对道氏理论的必要补充。

1938年,在柯林斯的帮助下,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开始了在华尔街的投资生涯,并担任了《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杂志的编辑。1939年,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在这份杂志上共发表了12篇文章,来宣传自己的理论。1946年,他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作品——《自然法则--宇宙的奧秘》(Nature's Law-The Secret Of The Universe)。1948年,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去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出生在堪萨斯州玛丽斯维尔,后来搬到了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他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会计领域,并主要在中美洲墨西哥的铁路公司担任高管职位。1903年,托马斯·艾略特与玛丽·伊丽莎白·菲茨帕特里克结婚,后者在他长期在墨西哥工作期间陪伴着他。由于墨西哥的内乱,这对夫妇回到了美国,并最终定居在纽约市,艾略特在那里开展了成功的咨询业务。

移居纽约

因为他的专长被美国政府所赏识,成为美国国际计划的一员,并于1924年被美国政府指派,至尼加拉瓜担任主会计长,负责重整尼加拉瓜的财务(当时的尼加拉瓜还在美国的控制之下)。然而,到了次年,尼加拉瓜自美国独立,艾略特避居至危地马拉,并且在一家经营中美洲区域的铁路公司担任财务主管,并负责审计及查帐的工作。此时(1926年),托马斯·艾略特出版了2本书,其中一本与其本业有关,是《咖啡馆与自助餐馆之管理》,另一本则是《拉丁美洲之未来》,这本书不但分析了中美洲社会及经济等问题外,也提供了一些能使创造出中美洲经济稳定,进而富裕的方案,而这些新书也使得艾略特声名大噪。

生病住院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艾略特出现了因感染阿米巴虫而使消化系统受损疾病的征兆,而在1927年回美国休养。但在1929年病情加速恶化,迫使他必须卧病在床,甚至不得不进入医院疗养。虽然托马斯·艾略特已进入58岁的中高龄,但因为天生以来所具有丰富的冒险精神及行动力,使他一点也不想因为疾病而退休,艾略特心中充满了焦虑感与急迫感,需要找到一些事情可以占领他的心,使他不受病痛的干扰。就在这个时候,艾略特就一头栽入了证券市场投资行为的研究之中。

疗养期间

收集了75年美国证券市场指数的资料,除了年线、月线、日线外,甚至是半小时线都加以详细研究。就在1934年5月,艾略特终于发现到,在混沌的市场行为中,股价是以不同层次构成,并以波浪的型态,有规律的方式向前推进,而这个现象,则是由投资人的群众心理所造成。同年11月,艾略特与股市分析师查尔斯·柯林斯(Charles J.Collins)通信,而柯林斯也对艾略特的理论非常欣赏。

一举成名

当时的美国股市是从1929年高点跌到1934年低点之后,重新激活行情,但在1935年第1季跌破了1934年的低点,此时,所有投资人及经济学家都惊慌失措,认为美国股市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就在跌势的最后一天,查尔斯接到来自艾略特的电报,语气坚定的告诉查尔斯,跌势不但已经结束了,而且还会走一大波的多头行情,而之后数个月行情只证明了一件事,就是艾略特是对的。

波浪理论

托马斯·艾略特不仅一举成名,查尔斯更为艾略特印制了名为「波浪理论」(The Wave Principle)的小册子。至此,艾略特就在一些投资期刊发表有关波浪理论的文章,并在1946年出版第2本波浪理论的专书《自然法则》。而艾略特就在1948年病逝,结束其波澜万丈的一生。

逝世

1948年1月15日艾略特与世长辞,死因是慢性心肌炎。

主要作品

艾略特名著集》 小罗伯特· R ·普莱切特。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小罗伯特· R ·普莱切特 弗罗斯特。

《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获利》 史蒂文·波泽。

人物影响

在艾略特去世后的几年里,包括查尔斯·柯林斯、汉密尔顿·博尔顿、理查德·拉塞尔和A.J.弗罗斯特在内的其他从业者继续使用波浪理论,并为投资者提供预测。罗伯特·普雷切特在美林证券公司担任市场技术员时发现了艾略特的工作,并以此为基础,与弗罗斯特合著了1978年的《艾略特波浪原理》一书。普雷切特在20世纪80年代的牛市中作为预测师的知名度帮助波浪理论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曝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