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祥(1937年3月15日-2004年12月2日),男,公主岭市人,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吉林省中医终身研究员。其生前为中药药理学专家,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
1962年,王本祥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998年,他在中国首先提出了中药复方的作用为“主要有效成分和次要有效成分综合效应”的新理论。2001年2月,他带领科技人员建立了股份制企业,成立了吉林天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2月2日,王本祥因病去世,享年67岁。
王本祥生前长期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和新药创制工作,出版药学专著6部,申请发明专利8项,主持国家攻关课题、“863”重大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科技进步奖多项。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7年3月15日,王本祥出生于公主岭市。1962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药物研究所)药理专业。1986至1989年,王本祥曾两次赴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留学,获得药学博士学位。
参加工作
1962年,王本祥参加中药研究工作。1998年,王本祥在中国首先提出了中药复方的作用为“主要有效成分和次要有效成分综合效应”的新理论,并提出了确定中药复方吸收入血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新方法。
2000年4月,他领导的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规范化中药药理学实验室”建设单位。
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在当时长春中医药大学领导的支持下,2001年2月,王本祥走在了科研体制改革的前列,带领科技人员建立了股份制企业,成立了吉林天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物逝世
2004年12月2日16时30分,王本祥因病去世,享年67岁。
社会任职
王本祥曾担任吉林天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国家科技部重点实验室“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主任;吉林省终身研究员。兼任国家新药评审委员、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报》《药学学报》编委、吉林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等。
主要成就
学术成果
作为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王本祥先后承担了国家新药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8篇;申请中国国家专利3项,国际专利1项;2001年新药“脑痛宁胶囊”获得临床批号;同年,他主持研究的治疗糖尿病二类新药“人参糖肽”获得了新药证书及生产批号,并被列为国家计委重点支持项目。
王本祥致力于研究长白山特产药材,如人参、鹿茸的基础和新药开发研究,为吉林省多家药厂研发了10余种新药,为吉林省医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王本祥提出的中药复方吸收入血有效成分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现代中药制剂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我国药学界专家认为王本祥创立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为现代中药研究带来一场革命。用此方法已经开发了“德欧欣捷宁胶囊”和“甘芍胶囊”等现代中药新药。王本祥这一研究领域受到了国家科技部等领导部门的重视,先后中标了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和“863”重大研究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人才培养
王本祥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他领导的实验室对外开放,来自中国多所大学的研究生和进修生在其实验室工作,还有来自日本和新西兰的访问学者在这里进行合作研究。
出版图书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团队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王本祥在《药理学进展·2000 年》专集上发表了题为《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的新思路》的论文,著名药理学家王水铭和苏定冯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王本祥研究中药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将为中药研究带来一场革命。
王本祥去世后,亲朋好友在他的墓碑上庄重地写下了:这里埋着一位为受病魔折磨的人打开生命之门的人。
参考资料
璀璨星河|教学科研名师:王本祥.长春中医药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5-02-06
王本祥.长春中医药大学.2025-02-06
现代中药药理学.豆瓣读书.2025-02-06
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豆瓣读书.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