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官帽椅是中国明代家具的一种典型样式,以其扶手和搭脑不出头而向下弯扣的特点著称。这种设计最早出现在宋代至元代时期的绘画作品中。

历史沿革

南官帽椅的设计最早见于宋元时期的艺术作品。到了明朝晚期,出现了另一种变体,即扶手出头的“方椅”。这一变化被记录在《三才图会》(1607年刊版)中,其扶手出头,与之相对的是被称为“圆椅”的款式。南官帽椅可分为高背和矮背两种类型,后者高度不超过1米。高背款式的舒适度较高,而矮背款则更符合文震亨所提倡的尚古品味。

形态特征

南官帽椅的特色在于其扶手和搭脑的造型,它们向下弯曲并与横梁相交。这种设计使得接合部位呈现出平滑的外观。在中国工匠中,这种接合技术被称为“挖烟袋锅”,因为它类似于烟斗管的形象。

参考资料

经典解读:官帽椅---"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官帽椅" .搜狐网.2024-08-15

南官帽椅的文化内涵.个人图书馆.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