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王
延平王,是南明永历朱由榔于1653年敕封郑成功的爵位(关于延平王爵位受封时间各资料记载不同)。延平王爵位共传三世。
爵位背景
1653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首封郑成功“延平王”,郑成功拜表未受。1657年底,永历帝再封郑成功“延平王”。次年正月,永历帝派遣漳平伯周金汤、太监刘国柱带着延平王册印航海至思明(厦门)晋封郑成功为“延平王”,郑成功正式接受“延平王”金印。明永历十六年(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病逝,提督马信及诸镇将领密谋拥立成功弟郑袭,袭延平郡王爵,思明县郑泰、洪旭、黄廷、工官冯澄世、参军蔡鸣雷知道后,立郑经为世子,后由郑经继位。康熙帝二十年(1681年)郑经死,次子郑克塽继为延平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降清,上缴延平王印。清廷授郑克塽为海澄公,延平王除。
爵位世系
郑成功:1653年-1662年
郑经:1662年-1681年
郑克塽:1681年-1683年
爵位争议
“延平王”一爵,安龙逸史则谓“封于永历三年八月”,杨英从征实录则谓“封于永历七年五月”,沈佳存信编则谓“封于永历八年七月”,台湾外纪则谓“封于永历十一年七月”,三藩纪事本末则又谓“封于永历十二年”;是延平王所封年月有五说也。
相关评价
延平王郑成功受明之官爵,各书记载,官则缺略不全,爵则名称互异,其除授封拜年月,又各不同,于是一切军国大事,有与其官职封爵牵连而不能定其年月者,皆纠纷而不能理,往往因果倒置,事实淆乱。
郑成功之后其子孙郑经、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将他们统治下的台湾变成同清政府长期对峙的独立王国,为结束分裂局面,消除东南沿海的长期威胁,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清政府对台湾郑氏集团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战略和策略。清统一台湾之战后,郑克塽在大势所趋之下,率残部归降,不仅减少了战争伤亡,而且也是其后康熙帝设置台湾府,第一次真正意义在台湾岛上建立行政机构进行管辖。(元代只是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上岛看一次)
参考资料
延平王.故宫博物院.2023-11-20
《郑成功传·附录二 朱希祖著郑延平王受明官爵考》(1706).中国台湾网.2021-09-07
康熙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及其得失.中华文史网.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