硪工号子是一种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硪,是指砸地基或打夯用的工具,其材料分为石质和铁质两种,重量从25公斤到180公斤不等。硪工,就是打夯的人。硪工号子的领号人叫号头,一个优秀的号头,需具有好嗓子、好体力、节奏感强、会编词、反应快等特点,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磨练。
历史溯源
硪工号子”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打硪过程中唱的一种节奏性很强的民间歌谣。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打硪”已经鲜为人知。“硪工号子”也逐渐失传。为挽救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吉利区文化馆从2004年初开始进行搜集整理。硪工号子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打硪过程中的歌唱。打硪是夯实地基的传统方法,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尤为常见。历史上,为了抵御洪水灾害,人们通过打硪加固堤坝,这也催生了硪工号子的发展。然而,随着现代机械化的普及,硪工号子面临失传的风险。
传承意义
硪工号子以其珍贵的民间艺术价值、传统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中牟县非遗文化中心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发掘、保护和弘扬,使这一艺术瑰宝能够绽放光彩。
参考资料
武陟县第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硪工号子》.河南大象网.2024-10-31
硪工号子.故事网 .2024-10-31
中牟县非遗传承人闫西禄:“黄河打硪号子”喊出精彩人生.大河网.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