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尾水筛(拉丁学名:Blyxa aubertii Rich.),水鳖科,水筛属的一种植物。
形态特征
沉水草本。须根多数。茎极度短缩,单一或偶有分枝。叶基生,绿色,线形,长5-17厘米,宽3-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细锯齿;叶脉7-9条,中脉明显。佛焰苞梗长2.7-8厘米;苞鞘扁平,长管状,绿色,先端2齿裂,长2.9-5厘米,宽约2毫米;花两性,单生于佛焰苞内;萼片3,线状披针形,绿紫红色,长5-7毫米,宽约1毫米;花瓣3,白色,长条形,长9-16毫米,宽约0.5毫米;雄蕊3枚,花丝白色,长3-6毫米,花药白色或淡黄色;子房长圆柱形,长2.5-4厘米,先端伸长成喙。果圆柱形,长4-8厘米。种子多数,30-70粒,矩状纺锤形,长1.2-1.5毫米,径约0.6毫米,表面疣状棘突不明显,两端无尾状附属物,或有极短的小尖头。花果期5-9月。
产地分布
产中国的浙江省、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福建省、台湾、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等省区。生于水田及水沟中。马达加斯加、灵鹫山、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无尾水筛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其喜温暖,怕低温,在22-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
繁殖方法
无尾水筛以分株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4-6月进行。由于无尾水筛的叶片柔软,容易折断,因此在定植后,最好不要再次移动。亦可采用播种法育苗,于每年春季3-4月进行。
栽培技术
缸养
在室内进行水族箱装饰时,宜选用直径3-5毫米的砾石作为栽培基质。如果有条件,此项操作最好在晴朗的上午进行。如不进行混栽,所用容器通常为中型水族箱,注意摆放地点应保证植株能够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将栽培基质铺置于水族箱底部,其厚度为4-6厘米。可先往缸中注入适量水,待操作结束后,再往栽培容器中注水至所需高度。
管理
无尾水筛可在硬度较低的淡水中栽培,注意盐度不宜过高。水体的pH最好控制在5.5-7.2间,即呈微酸性至微碱性。栽培水体应该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为此可在水族箱里配备潜水泵,这样不仅有益于植株的生长,而且能够营造自然效果,从而增加动感。无尾水筛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多,在生长旺盛阶段可每隔2-3周往水中掺入少量液体肥料。环境荫蔽,则其新叶容易发黄,老叶逐渐腐烂死亡,遇到这种情况可适当增加光照。最好让它每天接受3-4小时的散射日光;但注意不要使其接受过多的直射日光,否则叶片表面会密布青苔,使植株的生长受阻,观赏价值下降。在管理失当的情况下无尾水筛的叶片表面会生出青苔,为了将它们除去,可以投放些红色的羊角螺。这种小动物以青苔为食,并不会损伤水草的叶片。在实际栽培中,无尾水筛不易患病,但会遭到螺蛳等有害动物的侵袭。该种植物为多年生,根系发达,成形很快。随着植株的不断长大,外围叶片就会逐渐变黄。它的最佳观赏时段自种苗定植后可达6-9个月。在不更新植株的情况下,其连续栽培不宜超过1年。
主要价值
无尾水筛适合室内水体绿化,是装饰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当置于水族箱栽培时,常作为中景草使用,增添水族箱的美观。除供观赏外,全草还可作为鱼饲料,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