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河乡(已撤销),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东北角,三面环水,东接龙江镇,南靠龙兴镇,西北部与碾子山区接壤。孟公路和242省道(在建)贯穿境内,滨洲铁路、碾北公路也穿过该地区,拥有火车、汽车站点。全乡总面积4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738亩。2005年,灌云县鲁河乡与四队镇合并设立四队镇,镇政府驻四队。乡政府原驻地鲁河村。

乡镇概况

鲁河乡辖后腰庄、北六队、正兴、民治、南兴、鲁河、沈场、沈杨庄、兴二、吴赵庄、兴三、双闸、兴五、兴四14个行政村。2011年年末总人口31328人。男女性别比117:100,人口出生率10.7‰,死亡率3.63‰,自然增长率7.01‰。主要特产玉米晶、无公害蔬菜。2011年,先后获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省级先进集体、市人口计生文明执法信访零上访单位、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80万元,增长15.55%;第二产业增加值34470万元,增长35.22%;第三产业增加值12850万元,增长27.92%。三次产业之比为21.30:56.81:23.19;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49.38%。近年来依据本乡比较优势,实施“水上鲁河”发展战略,走“盖柿之乡”之路,是苏鲁地区最大的芦柴销售市场。劳务输出、网箱养殖、种植柿树、贩运芦柴已成为全乡农民增收新亮点。

经济

农业发展

鲁河乡农业基础雄厚,农作物面积4128公顷,其中粮食面积2310公顷,粮食总产量25610吨,油料总产量370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建设了沿242省道孟陬路-鲁燕路高效农业带。

招商引资

2011年,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绩,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投资2000万的项目2个和一个投资2000万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单年招商引资的量的突破。

第三产业

2011年,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全乡共计输出7870人,年增600人,创收7559万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00万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200万元,住宿和餐饮业150万元。

特色事业

乡芦柴市场远近闻名,是苏北最大的芦柴市场,覆盖全乡3个村及周边地区,芦柴远销山东省青岛市等地。上世纪90年代鲁河乡率先尝试网箱养鱼,目前已发展网箱3000口、围网养殖30万平方米,年产销鲜鱼3000吨,是全县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基地。由利用河堤林地散养的草鸡所产的土鸡蛋由于品相好、营养高深受消费者欢迎。特色产品玉米晶采用无公害、无污染的玉米配以大豆、赤豆豇豆精制而成。该产品粗粮细做,口感好,食用方便,富含蛋白质、淀粉、葡萄糖、叶酸泛酸钠维生素H、胡萝卜素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符合食品业的发展方向和人们的消费心理,是远近闻名、群众喜爱的保健食品。近来积极利用灌云县最接近连云港港徐圩新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在242省道沿线已初具规模。

社会事业

全乡新修建电站17座,建生产桥8座,渡槽19座;新建防渗渠11公里,疏通大中小沟26万方,河塘村庄整治4个村,铺设水泥路12公里,安装有线电视5个村,实现全乡有线电视网络全覆盖。新农保、新农合、农业保险、良种补贴等惠民工程,覆盖面积均达100%,并新建敬老院食堂6间,改善五保老人的生活环境。

产业结构调整

全乡围绕建设“两带五区”的工作思路,着力建好善后河坡千亩立体种养殖经济带,孟陬路沿线盖柿生产经济带和蛋鸡、牛羊、生猪、淡水养殖、蔬菜生产特色经济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特色区域经济。

乡镇荣誉

近年,鲁河乡分别被市县授予“网箱养殖之乡”“村民自治示范乡镇”、土地管理执法“模范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乡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省级先进集体、市人口计生文明执法信访零上访单位、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知名人物

刘士余,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曾任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