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色谱法(又称纸色层分析法,英文:Paper chromatography)是分析化学中一种用来分离混合物的色谱技术。纸色谱法主要是用来分析染料,它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被薄层色谱法取代,但仍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当初发展纸色谱法是为了分离植物的色素制成颜料,用此方法可以分离出不同颜色的色素,所以这个技术有一个英文名称chroma就是拉丁文“颜色”的意思。不过无色的混合物也可用这种方法分离,只要各成分对于溶剂及固定相有不同的亲和力就行了。纸色谱法利用滤纸纤维对水的亲和力,将水作为固定相,而有机相作为流动相,通过分配系数的不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分离原理

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基于纸纤维为载体,吸着在其上的水为固定相,属于正相分配色谱。它依据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极性亲水性强的组分,K大,Rf值小;极性弱或亲脂性强的组分,K小,Rf值大。此外,纸色谱法也是一种可以测试物质的纯度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快速的完成分析而且对材料的限制很少,所以它是一种极方便而且有用的分析方法。

色谱纸的选择

在选择色谱纸时,对Rf值相差很小的化合物,宜采用慢速滤纸,而对Rf值相差较大的化合物,则可用快速滤纸。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物质会根据溶剂和不同溶质的极性分开,不同的分子结构极有可能有不同的极性,这些不同的极性造就对溶剂的不同溶解度,使各种溶质会在溶剂扩散的不同位置沉淀在固定相上以斑点呈现。

固定相

固定相通常是水,但也可以是甲酰胺、二甲基甲胺、丙二醇缓冲溶液。这个装置将会根据混合物中不同物质对固定相的附着力和对流动相的溶解度而分离出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