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叶,属于蔷薇科植物月季花的叶子,主要分布于中国各地。其具有活血消肿、解毒、止血的功效。
形态特征
月季花是一种直立灌木,高度可达1-2米。其小枝粗壮,呈圆柱形,接近无毛状态,可能带有短而粗的钩状皮刺或无刺。小叶数量通常为3-5片,偶尔会达到7片,连同叶柄长度在5-11厘米之间。小叶片形状多样,包括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尺寸范围在2.5-6厘米长,1-3厘米宽。它们的先端呈现长渐尖或渐尖形态,基部则是近圆形或宽楔形。小叶片边缘拥有锐利的锯齿,两面均接近无毛,上表面通常是深绿色且带有光泽,下表面的颜色相对较浅。顶部的小叶片带有叶柄,而侧面的小叶片几乎无柄。总叶柄较长,可能会散布着皮刺和腺毛。托叶大部分附着在叶柄上,只有顶端的部分分离形成耳状,边缘常常带有腺毛。花朵一般簇生,但也可能是单独生长,直径约为4-5厘米。花梗的长度在2.5-6厘米之间,近似无毛或带有腺毛。萼片呈卵形,先端逐渐变细并延伸出尾状,有时甚至呈现出叶状,边缘可能有羽状裂片,也有可能是完整的。外部没有毛发覆盖,内部则密集地布满了长柔毛。花瓣的数量可以是重瓣至半重瓣,颜色丰富,包括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形状为倒卵形,先端有凹陷,基部呈楔形。花柱独立生长,超出萼筒开口之外,大约与雄蕊等长。果实为卵球形或梨形,长度在1-2厘米之间,颜色为红色,萼片会在成熟后自然脱落。花期通常在4月至9月,果期则在6月至11月。
生境分布
月季花叶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功效主治
月季花叶具有活血消肿、解毒、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腰膝肿痛以及外伤出血等症状。
配方及用法
1. 治疗筋骨疼痛、腰膝肿痛、跌打损伤:将月季花的嫩叶捣碎后敷在患处。(出自《湖南药物志》)2. 治疗热疖肿毒:使用月季叶和吊兰,按比例混合后捣碎,敷在患处,干燥后再更换新的敷料。(出自《安徽中草药》)
采集加工
春季至秋季期间,当月季花的枝叶茂盛时,即可采摘叶子。新鲜的叶子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晾晒干燥备用。
性状鉴别
月季花叶为羽状复叶,包含3-5片小叶,有些情况下仅有小叶入药。小叶片的形状为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尺寸在2-6cm长,1.5-3cm宽。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光滑无毛,质地坚硬,不易皱缩。叶柄和叶轴上散生有小皮刺。气味轻微,味道微涩。
相关论述
1. 《青岛中草药手册》记载:“治筋骨疼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2. 南药《中草药学》提到:“治淋巴结核。”3. 《全国中草药汇编》指出:“活血散毒消肿。”
参考资料
月季花叶片又油又湿,像喷上油一样,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处理.百家号.2024-11-26
月季花叶.中医世家.2024-11-26
月季“花叶”,是出锦还是病害?麻痹大意后果很严重.百家号.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