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公主赵姓(?-1108),后称潭国贤孝长公主。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第四女,生母为宋贵妃。元丰八年四月封康国长公主。绍圣四年二月,改封定国长公主。绍圣四年闰二月,下嫁左卫将军王遇。元符三年二月,改封韩国长公主。崇宁二年五月,进封鲁国长公主。大观元年正月,改恭献大长帝姬。大观二年二月,改郓国长公主。大观二年(1108年)六月,追封潭国长公主,谥号“贤孝”。政和四年十二月,改封贤孝长帝姬。
人物生平
潭国贤孝长公主赵氏,宋神宗第四女,于元丰二年(1079年)出生,其母宋氏由婕妤进封充媛。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封康国长公主。绍圣四年(1097年)改封定国长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遇。历改韩、鲁、陈、郓四国。大观二年(1108年)六月去世,享年三十岁,追封潭国长公主,谥号“贤孝”。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贤孝长帝姬。
史料记载
《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七》 :
“神宗十女。楚国、郓国、潞国、刑国、邠国、衮国六公主,皆早薨。
周国长公主,帝长女也。母曰钦圣宪肃皇后。封延禧公主。生而警悟,自羁丱习嗜宛如成人。年十二卒,帝后皆变服哀送。追赠燕国。元符末,改封周国。
唐国长公主,帝第三女也。始封淑寿公主。初,帝念韩琦功德,欲与为婚姻,故哲宗缘先帝,以主降琦之子嘉彦。历封温、曹、冀、雍、越、燕六国。政和元年薨,追封唐国长公主。
潭国贤孝长公主,帝第四女也。母曰宋贵妃。始封康国。绍圣四年,下嫁王遇。历韩、鲁、陈、郓四国。大观二年薨,追加封谥。”
《宋会要辑稿.帝系八》
潭国长公主,元丰八年四月封康国长公主。绍圣四年二月,改定国。闰二月,降左卫将军王遇。元符三年二月,改韩国。崇宁二年五月,进封鲁国。大观元年正月,改陈国。二年二月,改郓国。六月,薨,追封潭国,赐谥贤孝。政和四年十二月,改封贤孝长帝姬。
绍圣四年二月十三日,诏:「康国长公主闰二月二十四日下嫁,婉仪宋氏率宫闱掌事人送至第外,命妇免从。」
《宋大诏令集.卷第三十七》
皇第四女进封康国长公主制元丰八年
门下。朕荷天之统。缵国之图。朌布湛恩。周流于四海。惇崇大号。钦奉于两宫。永言贵主之贤。早侈皇枝之绪。申颁赞策。用迪旧章。某、毓秀温潢。承晖太极。教未亲于保傅。德深协于柔嘉。立爱先朝。眷特隆于天性。承颜长乐。意祗顺于母仪。肆予缵承。聿怀褒显。诞敷徽典。申锡长名。载荒康国之腴。以拟诸侯之秩。泱泱汶水。未修筑馆之文。奕奕汉仪。光启疏园之泽。往膺茂渥。益介繁禧。
《宋大诏令集。卷第三十八》
康国长公主进封定国长公主制绍圣四年二月庚午降
朕始基王化。敦叙人伦。维时同生。乃国懿戚。爰托体于先帝。将下嫁于诸侯。孚于大廷。宠以休命。康国长公主、徽猷顺穆。懿行裕和。有王姬之肃雍。有静女之婉娈。发祥考室。庆昔兆于占蛇。合好承家。礼甫成于奠鴈。筑兹外馆。建尔大邦。胙以脂泽之封。下其车服之等。以祉中行之元吉。以伸维则之孝思。于戏。惟聿脩厥德。则宜其家人。惟淑慎其身。则成于妇道。永绥厥位。尚远乃猷。可特进封定国长公主。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韩国长公主特封鲁国长公主制崇宁二年五月六日
门下。睦族惇宗。是惟天子之孝。分封锡号。斯亦圣人之公。朕绍业泰陵。蒙休慈德。感慕甫终于哀制。褒崇当及于懿亲。其布徽章。以孚众听。韩国长公主、禀资令淑。造行柔嘉。远积润于紫潢。夙扬辉于宝婺。从傅姆之教。则乐善以忘劳。饬王姬之车。则降嫔而尽礼。素显宜家之誉。屡疏封国之腴。祗服宠光。率循宪度。肆易名于韩土。爰析壤于鲁郊。以昭惇叙之仁。以协荣怀之庆。于戏。施深则报重。属近则恩隆。刑孝友之风。庶其无愧。茂肃雍之德。时乃有休。益蹈箴规。永绥寿祉。可。
家庭成员
父亲 赵顼
母亲 宋贵妃
驸马 王遇
参考资料
潭国长公主.词典网.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