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流量计是一种新型的差压式流量测量系统,它利用管道自身的弯曲来产生差压,实现对流体流量的测量。该流量计不仅继承了传统差压式流量计的优点,而且克服了一些缺点,如压力损失大、易堵塞等问题。弯管流量计因其独特的节能效果、高稳定性、高准确性等特点,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发展历史

弯管流量计的发展始于1911年,当时杰考比斯和苏易在美国《动力与气体》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利用管道弯管进行水流量测量的研究报告。此后,多个国家的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流量系数方面的突破有限。在中国,冶金部钢铁研究院的马竹梧先生于1959年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1988年,河北理工大学的李志教授及其团队开始了弯管流量计的研发工作,并于1991年开始生产。1994年,弯管流量计通过国家定型鉴定,并在2001年被列入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截至2012年,弯管流量计已成为成熟的大规模工业应用产品。

特点

弯管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测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无需额外的压力损失,能够适应多种工况,量程范围广,直管段要求不高,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且免维护。此外,弯管流量计的主机具备多项先进功能,如多回路、多参数显示,智能逻辑判断和自诊断能力,以及RS-232(或485)串口调试软件输出等功能。

应用范围

弯管流量计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热力、热电、冶金、石化等行业中,如蒸汽、煤气、天然气、冷热水、油、空气等多种介质的流量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弯管流量计已在国内外市场上广泛应用,总用量超过20000台套。

工作原理

弯管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惯性原理,即流体在通过弯管时会受到约束并发生类似于圆周运动的变化,从而在弯管的内外两侧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与流体的密度、流速和作圆周运动的曲率半径密切相关。通过测量这个压力差,结合其他参数,可以计算出流体的流量。

结构形式

弯管流量计的传感器有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分别为90°弯管传感器、180°弯管传感器和135°弯管传感器,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安装情况。

发展现状

弯管流量计的技术发展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弯管传感器的制作工艺上,采用了数控机床加工,确保了传感器的几何结构尺寸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同时,针对弯管传感器开发的二次仪表也是弯管流量计的核心技术之一,它考虑了多种变量因素,使得弯管流量计的测量精度得以提高。河北理工大学的研发中心致力于弯管流量计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改进,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参考资料

3分钟了解弯管流量计.搜狐网.2024-10-28

弯管流量计.弯管流量计.2024-10-28

弯管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特点.电子发烧友.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