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丹参,河南省方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方城丹参,又称裕丹参,其形似人参,而皮色红赤如丹,药材质地坚密,皮厚木质芯细,纤维少,折断呈放射性菊花状。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化验,方城丹参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标准,丹参ⅡA含量在0.60%以上,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的2倍。1991年荣获张仲景世界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9月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

2003年09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方城丹参”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方城丹参,形似人参,而皮色红赤如丹,药材质地坚密,皮厚木质芯细,纤维少,折断呈放射性菊花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白云山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中药等检验:丹参酮Ⅰ含量为1.182%,隐丹参酮为1.9235%,丹参酮ⅡA为0.6503%,丹酚酸B为9.9214%,丹参素为2.4%。

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载:“丹参祛止痛,活血通经,养神定志,通心包络,治疝疼”。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及妇科学疾病均有显著的疗效。在方城民间,参水荷包蛋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的传统保健食品。

产地环境

河南省方城县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桐柏山伏牛山脉淮河与长江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上,250千米桐柏山脉与400千米伏牛山脉交汇于此,在其境内绵延1000余千米,形成山区半包围式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独特,造就了丰富的药材资源,使方城成为盛产中药材的“天然药库”,境内现存野生中药材品种达800余种,所产裕丹参具有参条粗、色紫红、品质好、疗效优等特点,被张仲景称为丹参之首,南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竟等对此均有专论。

历史渊源

方城丹参冠名“裕丹参”起源于金朝,鼎盛明清。民间流传着“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市、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

据清《方城志》(康熙帝三十年修三十六年刊)载:“方城疆域之广轮,盖同古裕州,星野分之桐柏山淮水之上游,峰峦联络,溪涧环绕,野多陂陀膏腴,物产桔梗木瓜菘蓝丹参极佳,乃地道之帮,医崇之上……金代谓之‘裕丹参’”。

为了保护方城丹参一野生中药材资源,方城县采取封山育参,退耕还药等政策措施,按照GAP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建设无公害仿野生裕丹参种植基地,其产品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化验,丹参酮A含量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标准2—3.4倍。

2006年开始,方城县引进高技术人才,组成博士研发团。从河南农业大学引进杨青华博士、麻兵继博士,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留法博士后毕跃峰博士和留学日本上海交通大学姚雷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张红瑞等7位博士组成中药材生产与加工的博士研发团,共同攻关。博士研发团经过对野生中药材抚育、管理等探索,研究的“无公害仿野生裕丹参道地药材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经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属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南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增强固氮菌及硅酸盐菌在贫瘠土壤中生物活力技术”、“丹参冬季移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网上灌溉遮阳育苗技术”、“丹参栽培质量控制技术”、“丹参GAP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中药材良种选育技术”、“八味丹参茶质量控制技术”等13项新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南阳中药材品位、提高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效果、提高中成药产品质量、竞争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科研人员数年的精心选育,丹参豫优1号和豫优2号两个品种促使其品质大幅提高,丹参酮ⅡA由原来的0.3%提高到0.65%,丹酚酸B由原来的4.5%提高到9%;丹参亩产量由原来的250千克提高到430千克,亩增收180千克,增产72%,亩增效1800元,仅此一项每年为全县药农增收5400万元。

2007年,方城县有自主知识产权“无公害仿野生丹参生产技术”建成中国第一个仿野生基地。

生产情况

2009年,方城中药材生产基地面积达7万亩,建有一个近8000亩集药材品种展示、参观学习、科普教育、实验实习、示范推广种植技术于一体的药用植物园,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生态药用植物园区;一个百亩科研基地;一个300亩仿野生丹参种子生产基地;一个400亩丹参种苗产业化生产基地;3万亩裕丹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年产中药材2500万千克,并出口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产值达1.8亿元。

2016年,方城县仿野生种植的裕丹参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亩产达410千克,年产值达1.8亿元,带动农户5000多家。

产品荣誉

1991年,方城丹参获“张仲景世界博览会银质奖”。

2001年,方城丹参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

2002年,方城丹参获得南阳市无公害仿野生丹参生产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方城丹参河南省无公害产地认证。

2007年,方城裕丹参被确定为河南省十大药材种植基地之一。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方城丹参(裕丹参)原产地域范围以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方城丹参(裕丹参)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函》(宛政函[2003]43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河南省方城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生长环境

(一)地形地貌

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地下水位较低;无污染源的浅山及丘陵地区,平均海拔120米—700米。

(二)土壤

土质疏松的壤土,沙壤土,符合GB15618要求。

(三)气候

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

(四)灌溉水

符合GB5084要求。

(五)空气

环境空气符合GB3095中的二级要求。

二、裁培

见附录B。

三、质量要求

(一)感官指标

应符合表1规定。

(二)物理化学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