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河
新会河,又名会城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会区会城街道境内,是明朝天顺六年挖的护城河,河长约9千米,东起上浅口,与江门河相通,向西南经会城城区,至河口路附近汇入潭江。新会河不仅是古代会城镇向外沟通的一条主要航道,也是会城水上交通及排水泄洪的重要河道。
河流简介
新会河又名会城河,是在明朝天顺六年挖的护城河,开通河道近10公里,供会城水上交通及五显冲、仓边街、骑虎冲等地排水泄洪之用,这是最初的会城河。现在的会城河东接江门河,西连潭江,贯穿会城的。会城河畅通后,河两岸兴建了很多店铺。会城鼎盛时期,两岸的店铺有四五百间,主要经营食物,如蔬菜批发、鱼栏、水果、柑皮等,其生意比城内还要兴旺。全县第一家动力碾米厂也设于河边。河北省过河南省有驿前桥、募前桥(1930年建),还有四五只横水渡。抗战期间,会城沦陷,城内外十室九空,会城河两岸的批发市场陆续关闭,湾路的小码头已没有乘客,会城人口由12万锐减至1.8万。解放后,会城河恢复了青春,曾浚疏河床,重修沟通南北的几座桥。上世纪80年代还将会城河北边临岸一段破烂的长堤建成全长2.4公里、陆地面积1.5公顷的河滨公园。公园内因地制宜建有凉亭、石凳,栽种树木及奇花异草,为市民营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然而,由于生活和工业污染,致使会城河不断淤塞,不但逐渐失去通航能力,而且河水变黑发臭,河水臭期每年近300天。昔日可以洗衣物的清澈河水,如今变成臭气熏天的墨黑臭水,不得不让行人捂鼻而过。1996年底,新会政府开始对会城河进行综合治理,并且投入巨资覆盖了其中一段(如今的冈州大道路段),使昔日的臭水河终变成一条连接南北两区的六车道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