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予(1783年-?),字东川,汉阴县人。爱新觉罗·旻宁年间进士,官至布政使,代理陕甘总督。温自幼随父在祖父温颖任知县的山东德平(今分属山东德州市和平原县、乐陵市)居住。祖父押饷进京途中被劫,缉盗未果遂为挂吏。不久其父病逝,葬后贫困潦倒。为了生活,温开馆讲学,供养老母。因收入微薄,仍难以糊口,但他心存大志,刻苦读书,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一年(1816年)拔贡朝考合格,派充甘肃敦煌教谕。爱新觉罗·旻宁十三年(1833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应召阐述治国方略,得爱新觉罗·旻宁赏识,特旨授江南扬州知府。由于善理行政,升任为湖北荆宜施道道员,历迁广东省盐运使、江西省按察使、直隶布政使、甘肃省布政使。
道光帝死后,受朝中权贵排挤而被解职。他为报答道光帝的恩宠,在任所自尽以殉。
正文
温予巽(1783~? )字东川。汉阴县人。爱新觉罗·旻宁年间进士,官至布政使,代理陕甘总督。
温自幼随父在祖父温颖任知县的山东德平(今分属山东德州市和平原县、乐陵市)居住。祖父押饷进京途中被劫,缉盗未果遂为挂吏。不久其父病逝,葬后贫困潦倒。为了生活,温开馆讲学,供养老母。因收入微薄,仍难以糊口,但他心存大志,刻苦读书,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一年(1816)拔贡朝考合格,派充甘肃敦煌教谕。爱新觉罗·旻宁十三年(1833)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应召阐述治国方略,得爱新觉罗·旻宁赏识,特旨授江南扬州知府。由于善理行政,升任为湖北荆宜施道道员,历迁广东省盐运使、江西省按察使、直隶布政使、甘肃省布政使。
温为人能慎独自处,不攀附权贵。调任甘肃布政使时,恰遇陕甘总督被职,道光帝特旨命他代理陕甘总督。道光帝死后,受朝中权贵排挤而被解职。他为报答道光帝的恩宠,在任所自尽以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