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峪渠位于沣峪口桥上游约800米处,通过沣峪河右岸引水,旨在灌溉面积约11万亩的土地。该渠道于1958年至1959年由五星和子午两个公社建造,总长度达18.5公里,并设有43个建筑设施。此外,还有7条支渠,全长共计41.1公里。
历史沿革
沣峪渠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农业灌溉效率。1958年7月至1959年12月期间,由五星和子午两大公社负责建设。渠道的起点采用了无坝引水的方式,配备了一座双孔进水闸,设计最大引水量可达每秒11立方米。然而,在1962年,由于山洪爆发导致干渠被泥沙堵塞而无法正常供水,同时原有的大部分支渠也遭到破坏。到了1978年春季,滦村公社对干渠进行了修复工作,修复了长达1400米的部分,并获得了国家1.4万元的投资支持以及当地社区提供的1.2万元资金援助。此次修复工程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总计超过1.2万个工时。目前,沣峪渠主要服务于上王村和大新村的农田,灌溉面积约为1500亩,并且还向小新村的水库提供水源以灌溉1000亩土地。
参考资料
夏日去秦岭分水岭,有秀峰、清流、老街,还有凉凉的轻风吹过.搜狐网.2024-08-26
上王村:“文化+特色”缔造西安最美乡村.澎湃新闻.2024-08-26
“放水大典”再现都江堰:无坝引水,两千多年长盛不衰.澎湃新闻.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