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梆梆肉

梆梆肉

梆梆肉,西安市名吃,用猪下水熏制而成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

梆梆肉是佐酒的佳品,传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最早出现于西安东关和南城柏树林街道一带。经营者出售制品时,身背椭圆形木箱,手执“木鱼”状木梆梆,边敲边喊,沿街售卖,因此名叫“梆梆肉”。

熏制梆梆肉多以松柏树枝或柏木锯末为燃料。特点是:色泽红润,肉嫩味醇,熏香浓郁,越嚼越香。

小吃特色

因贩者多背椭圆形木箱,执木鱼状梆子,敲击吆喝过市而得名。由猪肉及其肠、肚、心、肝,配精盐、香油诸调料熏制而成。肉嫩味醇,熏香浓郁。

说起这“梆梆肉”,估计好多人压根儿没听说过,就算是陕西省本地人也未必就是吃过的,可你千万别小瞧了它,这 个东东名气不大却极具特色,貌似平常却十分好吃,而且最最重点的就是——离开了陕西,恐怕您就再难寻觅它的踪迹了。

西安市乃是文化极厚重的城市,此地人用猪大肠煮饼,不直说,而是名曰“葫芦头泡馍”,反之关于这“梆梆肉”的称谓则直白明了,它源自早年贩卖此物时店家挑担提篮、敲梆子沿街叫卖的情景。

既说“梆梆肉”,怎么先提这葫芦头泡馍呢?看客莫急,须知原来这但凡有“梆梆肉”贩卖的店家,定是同时经营葫芦头泡馍的...奇怪吗?其实一点不稀奇,原来这“梆梆肉”与葫芦头泡馍一样,也是用肥肠为原料、熏炙而成的,两者乃是一脉相承的美味。

制作步骤

猪大肠这东西,那可不是一般人伺候得来的,处理起来工序繁杂,且极讲究,必须先将猪大肠反复翻洗摘油、漂洗肠,后入锅除腥去腻,再另锅煮沸调料汤,放入大肠后文火炖煮,出锅空水...等等等等,十分辛苦,漂洗的过程需多道,末了还要用碳酸钠祛腻油,不如此就无法保证猪大肠食材的洁净与品相,后面的加工就更无从提起。西安市最有名的经营葫芦头的店家,除了“当春乃发生”的“春发生”,还有“天发芽”、“春发芽”等,而直接以“梆梆肉”名气为胜的,还有小南门里的“诚信和”、东厅门的“朱秀英梆梆肉”、新民街的“老耿家梆梆肉”等其中“春发芽”的味道最正宗。

最早在街头就地熏制梆梆肉的,是将煮熟的肥肠架在盛满锯末铁箱的防眩网筛上,用燃烧锯末后余烬的白烟捂盖恶薰,火候的掌握、熏炙用的材料都极其讲究,但这种传统方法显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现如今已不可能继续沿用,即便如此尽量使用天然材料熏制,是保证“梆梆肉”保持传统熏制食品特点的基本要求,桃木、梨木、松柏木,类似这些天然的材木依然是上上之选。

说了这么多,总之一句话:这个好吃的东东您自己做不了!想吃的话还是到我推荐的那几家店里去品吧,外地的朋友那更对不住您了,只好麻烦你亲自来一趟西安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