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阡
梅阡,曾用名梅曾溥,1916年8月15日生于天津,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律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剧协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艺术委员会委员。梅阡自1939年起从事戏剧电影编导工作,在北京人艺先后导演过20多部各具特色的剧目,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咸亨酒店》《女店员》《丹心谱》《王昭君》等。2002年2月17日,梅阡在北京去世。
人物生平
1916年,梅阡生于天津的一个大家族。受堂兄梅熹影响,他14岁在天津市立师范读书时便加入“孤松剧团”。师范毕业后,梅阡在天津市当了一年小学教师,后辞职去上海艺华电影公司做编剧兼导演,期间还曾在苏州东吴大学法律系念书。
25岁时,梅阡翻拍了中国版《魂断蓝桥》,影片故事发生在西湖,他为影片主题歌沿用的《友谊地久天长》旋律填写了具有中国古诗词风格的词《忆往日》。
1939年起,梅阡从事戏剧电影编导工作。1940年,创作并导演的话剧《咸亨酒店》首演,该剧获得北京市新创作剧目评奖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1949年7月16日,梅阡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驼龙》上映。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之初,梅阡带队回到故乡天津市,在天津棉纺厂体验生活。1963年,梅阡担任古装爱情电影《桃花扇》的编剧。
在北京人艺,梅阡先后导演过二十多部各具特色的剧目,如根据老舍原著改编并导演的《骆驼祥子》,根据鲁迅七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编写并导演的《咸亨酒店》,以及《女店员》《丹心谱》《王昭君》等,这些都是北京人艺舞台上的优秀保留剧目。1980年《王昭君》赴香港特别行政区访问演出,他担任演出团副团长。1988年,执导电视剧《非常公民》。
梅阡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剧协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2002年2月17日20时35分,梅阡在北京病逝。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参考资料:
副导演作品
参考资料:
改编作品
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参考资料:
参演话剧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梅阡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四大导演”之一,携手同仁共同开创并奠定了北京人艺的演剧风格,创造了中国近代话剧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在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艺术创作风格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戏剧人,更成为了戏剧舞台创作学习的宝贵典范。(新华网评)
梅阡导演非常谦和,说话慢声慢气,碰到事情总是爱和演员商量,通常音量非常小。(演员郑荣评)
参考资料
37年前,他曾大胆改编老舍作品,比孟京辉成功.北晚在线.2024-09-19
梅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24-09-19
著名艺术家梅阡诞辰百年纪念 钱理群濮存昕等深情追忆.北京青年报.2024-09-19
北京人艺著名导演梅阡逝世.新浪娱乐.2024-09-19
桃花扇(1963).豆瓣电影.2025-01-01
梅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24-11-01
梅阡 Qian Mei的全部作品 (15).豆瓣.2024-11-01
讲述梅老师的故事--人艺老伙计齐悼梅阡.新浪娱乐.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