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丹溪心法》卷一。为泻火剂。具有泻肝火旺,行湿,开痞结之功效。主治肝火犯胃,漕杂吞酸,呕吐胁痛,筋疝痞结,霍乱转筋。英文名:Zuojin Wan。

歌诀

左金连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再加弄岗报春苣苔名戊己,热泻热痢服之安;连附六一治胃痛,寒因热用理一般。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末,水为丸,或蒸饼为丸。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

2、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3g,开水吞服。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附方

名称:戊己丸

组成:黄连、吴茱萸、芍药

用法:研磨为丸,水服下

主治:肝脾不和。症见腹痛腹泻,胃痛吞酸,运化不力,及热痢,热泻等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疏肝和脾

名称:连附六一汤

组成:黄连、附子

用法:加枣,水煎服

主治:肝火旺太盛,胃痛,维生素B5,吐酸水

出处:《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医学正传

功用:清肝泻火

方义

本方证乃山肝郁气滞证化火犯胃所致。肝经布于胁肋,肝气郁滞则胁肋胀痛;肝火犯胃,胃失和降,故嘈杂吞酸,呕吐;肝火循经上炎,故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乃肝郁而化火之征。证属肝郁化火.横逆犯胃。治宜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方中重用苦寒之黄连为君药,一则清心火以泻肝火,即所谓“实则泻其子",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二则清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降,如此标本兼顾,对肝火旺犯胃之呕吐吞酸尤为适宜。吴茱萸辛苦而温,入肝、脾、胃、肾经,辛能入肝散肝郁气滞证,苦能降逆助黄连降逆止呕之功,温则佐制黄连之寒,使黄连无凉遏之弊,且能引领黄连入肝经,为佐药。二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泻火而不凉遏,温通而不助热,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化裁方鉴别

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都能用于肝经实火之胁肋疼痛、口苦等症状,左金丸泻火作用弱于龙胆泻肝汤,但能降逆止呕,用于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无清利湿热之功。龙胆泻肝汤泻火作用强,用于肝胆实火上炎目赤、耳聋、耳肿,或肝胆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带下病黄臭等,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降逆止呕之效。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肝火旺犯胃证常用方。临证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用方要点。

2、现代多用于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证属肝火犯胃者。

性状特征

主要作用

治疗病症

加减化裁

若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瓦楞子以制酸止痛;胁痛甚者,可与四逆散、金铃子散合用以加强疏肝理气之功。

用药须知

1.左金丸为非处方药(甲类),可以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好在医院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用药。

2.如果对黄连、吴茱萸过敏,禁止服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4.患有高血压、肝病、肾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5.脾胃虚寒胃痛及肝阴不足胁痛者慎用。

6.过敏体质者慎用。

7.怀孕或哺乳期间服用,请务必咨询医生。

制剂规格

丸剂,每100粒重6克。

如何服用

温馨提示

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

多维度活用左金丸,可治10余种疾病 .搜狐.2024-10-08

左金丸[中医方剂名].个人图书馆.2024-10-08

戊己丸.个人图书馆.2024-10-09

中医学.个人图书馆.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