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寿寺双塔原址在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28号。1954年扩建西长安街拆除。
简介
金初始建,称大庆寿寺,元初重建。明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改称大兴隆寺,又名大慈恩寺。嘉靖十四年(1535)毁于火。嘉靖十五年(1536)改为讲武 堂、演象所。双塔在寺西侧。一塔9级,称“天光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一塔7级,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
历史记载
据《震垣识略》记载:"双塔寺名的《宝贤堂集古法帖》180余通;有清代的《古宝贤堂法帖》36通;有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醉笔石刻“赤壁怀古”3通;庆寿寺双塔有清代著名书家祁寯藻的“子史萃言”石刻4通;还有记述内容别具一格的“晋溪隐君家训”碑,等等。这些古碑古碣,集清以前各代著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瀚于一堂,真、草、隶、篆各种书体,无一不有,不仅为书法界和爱好书法的各界人士所珍视,也极为到此观光和游览的人们所喜闻乐见。双塔寺“碑廊”的最北端,镶嵌有宋代大文豪,一代书法家苏东坡的墨迹“赤壁怀古”刻石。这套刻石共三块,是苏武原迹的摹勒本,也是双塔寺“碑廊”众刻石中引以为重的佼佼者。据该刻石末一通的“跋文”看,该石为乾隆二十七年仲夏(公元1762年),依旧拓摹勒上石,迄今227年。兹引原“跋文”如后:右东坡先生自书大江东去词,乃为醉后神到之笔。余家藏旧拓也。词与书并挟,莫伟劲杰之气雅,类其为人。余爱而重之,固复钩摹勒石以广所传。按先生脱御史台,狱黄州府团练副使,前后赤壁二赋成于迁所,此词寄托略同,应亦是时所作。观其淋漓杯酒,逸兴飞,伸底挥毫,盎然天趣,非见道深而胸无块垒者能之乎?吁!信可爱而重也美,乾隆二十有七年壬午仲夏。西村鄂弼跋。鄂弼为何许人,已不得而知。如今我国有东坡“赤壁怀古”刻石者,仅两处。其一在“东坡赤壁”,即今湖北省黄州。其一即双塔寺所在此石。据传,黄州赤壁所藏乃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时镌刻。如是则晚于庆寿寺双塔所藏者百余年矣。苏轼乃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世称苏、黄(庭坚)、米(芾)、蔡(襄)。他擅长行、楷,取法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至于他的草书则较为鲜见,《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其草书的传世之作。历代名书法家评介“赤壁怀古”刻石时,认为它取法于张旭、怀素,笔势奇劲,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同词的豪放风格,相得益彰。书后款识作“久不作草书,适乘醉走笔,觉酒气勃勃,似指端出也。东坡醉笔。”由此可见,这同张旭大醉后呼喊狂走而后落笔,以及怀素酒醉兴到运笔,极为相似。庆寿寺双塔东坡“赤壁怀古”刻石,既是所有苏轼书法碑帖中最受人喜爱的,也是双塔寺碑廓中最引人注目的。
参考资料
庆寿寺双塔.携程.2023-11-28
庆寿寺双塔.途牛.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