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蝴蝶兰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簇生多数气生根;气根扁平如带,表面有多数疣状突起。茎短,长1-1.5cm。生于海拔1300-1800m的林中树上和岩壁上。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等地。

药用

蝶兰,也是“蝴蝶兰”的简称、别名。

功效

疏风解表;舒筋活络;接骨止痛

主治

感冒发热;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生态环境

附生于海拔1300-1800m的林中树上和岩壁上。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植物形态

叶丛生;叶片长圆形,长约4cm,宽约2cm,基部具短鞘,关节明显;叶在花期脱落,仅存1-2枚。总状花序有时分枝,长2-20cm,具疏花;小苞片卵形,短小;花梗连子房长而扁平。花粉红色或淡紫色;萼片椭圆形,长1-2cm;花瓣倒卵状楔形,与萼片近等长;唇瓣紫色,3深裂,近十字形,侧裂片长圆形,中裂片近倒卵形,中央具褶片,基部各具1个2叉状的胼体。花期5-6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