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是甘肃天水一带由荞麦粉制成的地方传统小吃,被誉为“天水市第一美食”。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呱呱均可售卖。
相传,呱呱是西汉末年隗嚣割据天水时皇宫里的御食,隗嚣的母亲塑宁王太后对呱呱尤为喜爱。至东汉时期,隗嚣兵败刘秀后投奔蜀汉的公孙述,御厨随之逃离皇宫,隐居天水,后来在天水城专门制作和出售呱呱,呱呱由此流传下来。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人们对呱呱的制法进行过一次改革,改用锅铲子等工具碾碎,但很快遭到了本地人的强烈反对。
呱呱品种有荞麦呱呱、冰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等,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荞麦呱呱。呱呱以香、辣、绵、软著称。其吃法是用手指把呱呱捏碎成小块放在碗里,再浇上打头的辣子油、提神的芝麻酱、芥末、酱油、食盐、醋的运用、蒜泥等二十余种调料,天水人祖祖辈辈就是这么吃的。
名称由来
“呱呱”这个名字,是指天水市土话“锅巴”的意思,荞麦粉煮得黏黏乎乎成半凝固状,结成厚厚的锅巴。
历史沿革
天水呱呱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西汉末年隗嚣割据天水时期,当时呱呱是宫廷御食。隗嚣的母亲塑宁王太后对呱呱尤为喜爱,每三日必食一次。东汉时期,隗嚣兵败刘秀后投奔西蜀的公孙述,御厨随之逃离皇宫,隐居天水,后来在天水城内开设了一家铺面,专门制作和出售呱呱。由此,天水呱呱得以流传至今。还有一种说法是明代有一刘姓父女,在原荞凉粉的基础上创造了呱呱。
但有不少外地游客却总是很遗憾的没有尝试过这一地方特色,究其原因,除了通红的辣椒让人望而却步以外,还有就是呱呱是由人工用手捏碎、撕碎而成一碗,很多人都觉得不太卫生而错过了一品其味的机会。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对呱呱的制法也进行过一次改革,改用锅铲子等工具碾碎。但很快遭到了本地人的强烈反对,原因是这样制成的味道大不如前,不如用手抓成的入味。如今大多数店铺的做法是在手上戴一双塑料手套,这样既干净卫生又不影响入味。而仍有少数店铺保留了传统直接用手抓的做法。
菜品种类
呱呱品种繁多,有荞麦呱呱、冰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等,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荞麦呱呱。
菜品制作
"呱呱"的原料是养麦糁子(当地人把"糁"念"zhen"),一般选用上乘的荞麦,经过脱皮,处理成荞麦珍子。养麦去皮后拉碾成碎粒儿,跟东北地区的玉米渣一个道理。制作"呱呱"时,先将养麦糁子放在桶里浸泡一段时间,将淀粉溶于水中,搅拌,水成浆汁状,用纱布过滤,滤除渣滓,待用;置大铁锅于灶头,烧沸一锅水,将淀粉浆汁搅匀,徐徐添进沸水,边添边用擀面杖快速搅和。必须得顺着一个方向搅,顺时针或逆时针,不能变换用力方向,而且只有搅拌均匀、稀稠得当,火候掌握及时,做出的呱呱才会色泽金亮,自然淳香,口感筋道。否则,淀粉是水淀粉是水粘不成"呱呱"团。此阶段,灶膛里烧旺火,大铁锅里的糊状物咕嘟着扑腾,越来越黏稠;待手中的擀面杖再也搅不动时,盖上锅盖,改烧文火,当地人叫做"馇"一一煮一会儿,掀开锅盖搅一搅;再盖上锅盖煮,再掀开锅盖搅,馇的时间越长,锅巴越厚"呱呱"越柔韧滑爽,馇到家了,将黏稠的糊状物盛入特大面盆里晾,凝为固体;厚厚的锅巴整块起锅,另置一旁,届时要覆在"呱呱"上。早晨开张,"呱呱"由面盆里倒扣在木板上,正好微微冒点热气,而厚锅巴又是那么筋韧耐嚼,最受方家首肯。
风味特色
吃呱呱时,先从盆里将呱呱取出,然后用手指把呱呱捏碎成小块放在碗里,再浇上打头的辣子油、提神的芝麻酱、芥末、酱油、食盐、醋的运用、蒜泥等二十余种调料;天水人祖祖辈辈就是这么吃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传统吃法,才让呱呱声名远扬,仿佛唯有这样用手指缝捏出来的东西,才最地道、最入味。
代表老字号
天水市当地的“常记呱呱”最为出名,自开店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以“香、辣、绵、软”著称。每天都有将近三百人光顾该店,生意越做越红火。二00五年十月,“常记呱呱”成为天水市最早一家注册个人商标的地方风味小吃。
营养价值
天水呱呱低糖、低脂肪,常食之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是典型的绿色食品。又有人说,呱呱的原料荞麦,来自于山清水秀的陇南市嘉陵江畔,碧波荡漾的嘉陵江水孕育出的荞麦最具“天然本色”。
文化活动
近年来,随着一年一度的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公祭大典的举办,天水市“羲皇故里”这一文化内涵日益凸现。而以天水呱呱为代表的一批风靡秦州的特色小吃,也得此之便,走出甘肃省飘香神州,扬名海外。
参考资料
一面之缘|香!辣!绵!软!有种美食叫“呱呱”.今日头条.2025-01-12
打卡天水美食:尝特色小吃 品传统风味.澎湃新闻.2025-01-12
天水小吃呱呱.天水市人民政府.2024-08-07
飘香神州的“秦州第一美食” 那绝对是顶呱呱.凤凰网.2024-08-07
一面之缘|香!辣!绵!软!有种美食叫“呱呱”.今日头条.2025-01-12
舌尖上的美味:天水“呱呱”.天水市人民政府.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