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津商学院学报

天津商学院学报

《天津商学院学报》是由教育部和天津市共管,以天津市管理为主的一所经、管、工、法、文、理、艺术兼有的多科性高等院校,主要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创建于1980年。

天津商学院学校概况

天津商学院创建于1980年,是由教育部和天津市共管,以天津市管理为主的一所经、管、工、法、文、理、艺术兼有的多科性高等院校,主要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学院座落在天津市子牙河畔,占地近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洁幽雅,为师生教学、科研及生活配备了一流的设施,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法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宝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三个二级学院及体卫部、大学外语教学部两个教学部。下设制冷与空调工程系、包装工程系、食品工程系、生物工程学系、制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会计系、公共管理系、工程管理系、法学系、心理学系、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外语系、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应用数学科学系、旅游管理系等19个系、12个硕士点、30个本科专业;学院还多种形式办学,设有中日里千家茶道短期大学,在国家的重视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学院得到迅速发展,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70人,讲师近500人。学院建有53个教研室、16个教学实验室,配备有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和实验仪器设备。建立了制冷研究所、法制与心理研究所、商业综合设计院、现代教育中心等,有力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50多项,被SCI等收录论文近20篇。

学院图书馆面积达1万平方米,中外文藏书近68万余册,期刊杂志1800余种,并设有电子阅览室。学院开通了校园网,通过网络可以与世界交流。学院还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天津商学院学报》和《天津商学院院刊》、《高教研究》等刊物。

学院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除研究生、本科生外,还开设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各种形式的大专班、培训班、函授班,现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一万七千余人。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学院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发展,着眼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以培养复合型、适应型的人才。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学院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管理制度,有一批课程被评为市级优秀课程,多项成果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学成果。近年来学院承担了许多国家级和市级重点科研项目,有近百人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了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丹麦芬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学术交流。学院成立了商业汉语培训中心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现已招收各类外国留学生百余人。同时,学院每年选派数十名学生到美国、丹麦、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学进行学习深造,推进学院国际化进程。

学院对优秀生、经济困难生制定了奖励和资助措施,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贷学金、特困助学金、特困补助、勤工助学、人身中国平安等。学院还为毕业生就业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建院二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急需人才,这些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和海外,绝大部分都成了业务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在新的世纪,学院规划了宏伟蓝图,到2010年学院将发展成占地2千多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含经、管、工、法、文、理、艺术、农、医9个学科,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达3万人的多科性工商大学。

现在,全院师生正以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工作,为在二十一世纪建成一个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工商大学而奋斗。

天津商学院

学院设有11个系和4个教学部,有18个本科专业,以经济学类和工学类专业为龙头,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学院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多年来,在国家的重视,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学院得到迅速发展,现有教职工1128人,其中教师 42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有138人,全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884万元,图书馆总面积为1万平方米,中外文藏书65万余册。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天津商学院学报》以及《天津商学院院刊》、《高教研究》等报刊。

学院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除研究生、本科、专科外,还开设了干部专修班,并举办夜大学、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各种形式的进修班、短训班等。现有本专科学生6000人。

学院在办学中,形成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育人第一;以本科教学为主,以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重点,不断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教学运行体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院还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实行教考分离,教管结合,加强了学生管理,有一批课程被评为优秀课程。

学院科研以应用开发和政策咨询服务研究为重点,通过科研管理改革,队伍建设和增加科研投入,科研整体水平逐年提高。进入“九五”以来,科研获得突破性进展,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天津市重点攻关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并与企事业单位横向协作课题等百余项。在已取得的大量成果中,不少已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数十项科研成果获部市以上奖励。

学院还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广泛吸收和接见国际上学术发展的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沟通学术信息,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学院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等院校和有关学术团体建立了合作办学,师资交流,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友好关系。到1997年,学院已接待外国来访团体100多个,2000人次,招收各类留学生300多人,派出考察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讲学和短期研修人员200余人次,其中有多批学生赴美、日学习、交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