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鄂紫菀(拉丁学名:紫菀属 moupinensis (Franch.) Hand.-Mazz.)是菊科紫菀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花果期7-11月。
形态特征
植株
茎
茎直立,高12-40厘米,纤细,基部被枯叶残片,上部有3-9个直立或斜升的帚状伞房状分枝;有细沟,下部无毛或有疏毛,上部有伏毛,全部有密集的叶。
叶
基部叶在花期生存,与莲座状叶同形,狭长匙形或线形,长4-12厘米,宽0.2-0.7厘米,下部渐狭成长柄,全缘或上部有1-3对疏浅的锯齿,顶端尖或渐尖,有角质小尖头,边缘平或稍反卷;下部及中部叶线形,长2-4厘米,宽0.2-0.4厘米,多少直立;上部叶小,线形;全部叶厚质,两面无毛,仅边缘有伏糙毛,中脉在两面显然凸起,侧脉2-3对,几与边缘平行,不显明;上部叶背面有疏伏毛,有1脉。
花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径3-4厘米。总苞半球形,长7-8毫米,宽10-12毫米;总苞片3层,线形或线状长圆形,稍尖,顶端带紫色,外层草质,或除中脉外宽膜质,长约7毫米,宽1.5毫米,边缘撕裂或有缘毛。舌状花20余个,管部长3毫米,有短毛;舌片白色,长椭圆形,长达15毫米,宽1.5毫米。管状花长7毫米,管部长2.5毫米,裂片长2毫米;花柱附片长披针形,长0.7毫米。冠毛白色,长约7毫米,有多数等长的细糙毛。
果
瘦果长圆形,长几达3毫米,下部狭,两面无肋,被伏柔毛。
分布范围
川鄂紫菀分布于四川省东部(巫山山脉、万县)、湖北西部(秭归县、宜昌市)。
生长环境
川鄂紫菀生长于海拔100-150米的河滩、沙地、草坡或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