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博物馆专注于广告历史、广告艺术、广告民俗、广告工业、广告科学等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以供专业研究者及普通民众使用,同时进行广告专业教育、调查研究、启蒙教育等必要的工作,并以对这些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目的的永久性机构。
前言
没有记忆的行业,是没有根基的行业。没有根基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行业。
No memery,no foundation。No foundation,no prospects!—— 丁俊杰
广告博物馆——广告行业文明度的计测器。——黄升民
建设广告博物馆,为中国广告业打造六大工程。——刘力宾
中国广告博物馆简介
中国广告博物馆立足于中国传媒大学,经过三年的筹备,已初步形成了以广告业界、学界的精英等发起人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以专家为主体的顾问团队以及以各类相关机构为合作对象的综合型战略资源平台。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通过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的资源联合,将博物馆建设成融合业界、学界、政界、媒介、企业界各方资源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成集藏、展、会、教四大功能于一身,学术性、产业性、文化教育使命为一体的现代博物馆。
中国广告博物馆正致力于系统梳理中国广告历史学发展脉络,总结中国广告演进历程。博物馆收集、分类、抢救和保护各时期有代表意义的广告实物藏品和专业文献、资料等珍贵史料,为记录中国广告历史提供系统翔实的藏品和资料。建立数字广告博物馆,将语音广告等非物质形态广告藏品和广告资料以数据库的形式予以收集保留,搭建数字广告博物馆智能数据库和精品馆藏,建立海量的广告资源信息库,可适用于日常教学、学术研究和业界资料收集等多方面需求。
中国广告博物馆开馆
新华网北京2014年9月20日电,中国传媒大学迎来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日,中国广告博物馆开馆暨新馆落成仪式在该校举行,此举标志着中国广告行业步入成熟期。
中国广告博物馆由国家广告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共同发起,筹建过程历时十年,在数字资源库建设、藏品体系建设、重点学术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广告历史学方面的多项空白。博物馆专注于广告历史、广告艺术、广告科学等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和展览。
博物馆开馆展为“赵琛藏品展”,展品以年历为主题,以“浮光掠影,广告流年”为线索,通过1905年到1976年连续72年的系列年历广告展现我国广告业的发展历程。同时,通过记录广告形式的流变,来透视社会变迁,折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消费形态的变化。
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丁俊杰表示,广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广告作品是最形象的诠释时代的方法,也是记录历史和文明的方式之一。广告博物馆将这些碎片化的创意永久地凝固下来,让后人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图景。
参观信息
开馆时间:9:00-20:00
展览时间:9:00-17:00(周一展览关闭)
票务服务:目前免费
邮编:100024
博物馆定位
目标服务对象
广告博物馆的目标服务对象主要分为核心人群和延伸人群两大类。核心人群包括广告界、营销界、企业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等。广告博物馆将为各类目标人群提供包括展览展示、教学培训、咨询诊断、出版发行、科研开发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属性定位
中国广告博物馆具有多重属性。总的说来,包括公益性、非营利性、研究型和服务性等四类。
公益性:博物馆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其具有的积极外部效应。首先,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它无疑有利于对广告历史的梳理研究,给广告行业以良好的历史借鉴。其次,博物馆提供的广告知识是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广告行业的窗口,是社会大众精神文明生活的一部分。
非营利性:博物馆将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其主要资金来源为企业、个人捐赠、财政拨款等等。
研究型:致力于广告行业历史、现状的梳理研究,专业理论的研究与教学科普,行业前沿理论、业界创新实践的研究。
服务性:致力于广告知识普及教育,为大众搭建认识广告行业的平台,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梳理广告业来龙与去脉,服务广告行业的发展。
中国广告博物馆价值
广告博物馆的价值链包括三大部分,即上游的资源体系,由资源体系构建的广告博物馆运营实体,下游的服务对象。通过捐赠、财政拨款拨地、营运收入等资金渠道将资源体系整合进广告博物馆,然后再通过博物馆的各种功能定位,为服务对象提供媒介经营、出版发行、展览咨询等活动。
中国广告博物馆功能
1文物史料收藏与保护
中国广告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下许多珍贵的文物史料,广告博物馆首要的功能就是对这些文物史料进行收藏与保护,以留存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梳理专业与启发未来:博物馆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梳理,更希望的是启发未来。未来是一种继承的发展,建设广告博物馆能起到承前启后、启发未来的作用。
2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博物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去教育更多的人关心、热爱广告。二是广告博物馆本身可以作为广告专业教学的场所。展示窗口,广告博物馆提供了一种形式以展示广告业的风貌、精神气质以及广告业本质,是广告行业一个很重要的展示窗口。
3科研和增值服务
研究者可以利用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料进行研究工作,博物馆自身可以利用其社会资源召集专家学者开展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评定等活动。
建设中国广告博物馆的意义
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追记
在中国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广告的萌芽、发展、停滞、恢复等等命运一路伴随而来,时至今日,广告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它创造了时尚文化,并且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它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设中国广告博物馆正是基于广告如此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应当看到,中国广告业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其发展也历经了许多波折和教训,在广告活动日益走向成熟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过头去总结一下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一方面追记中国广告发展的坎坷岁月,另一方面也是给中国广告未来发展以一个很好借鉴。
文明传承的需要
博物馆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运用馆藏的文物或其他资料所举办的陈列展览,传播文化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建设中国广告博物馆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广告文化、广告知识进行宣传、传承的需要,一方面,它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使人们在获得中国广告发展历史和现状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广告艺术上的享受;另一方面,中国广告博物馆凭借其丰富的馆藏资料可以进一步促进研究者对广告历史的研究工作。
成熟广告业的呼唤
建立广告博物馆最终的意义在于它是广告这个行业文明程度的计测器,一个行业是否有馆藏也标志着这个行业的成熟度。
从各方面的指标评估来看,中国广告业已经步入了成熟期,而标示行业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是否建有属于行业自身的博物馆或博物馆性质的机构,它是专业与非专业结合的实物记录者。因此,就国内广告业的发展情况来讲,成熟的广告业也必然呼唤广告博物馆的出现,这也是广告业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需要。
项目建设内容
博物馆目标人群
广告博物馆的目标人群主要分为核心人群和延伸人群两大类。核心人群包括广告界、营销界、企业界、教学界的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等;延伸人群包括所有关注广告、关注媒介、关注社会变迁、热爱创意的人群。
博物馆功能定位
第一,文物史料收藏与保护。中国广告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下许多珍贵的文物史料,由于没有一个专门的广告博物馆,它们被分散在各地、各样的场所中,其中有的就因为保护不力的原因而逐渐损坏和遗失了。广告博物馆一个首要的功能就是对这些文物史料进行收藏与保护,以留存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此外,广告人有许多非常珍贵的手稿、原作、心得体验等文献资料,由于个人保存能力有限或是转行等原因,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珍贵的资料也都遗失了,十分可惜。建造广告博物馆就是要将这些资料汇集、留存下来。
第二,集纳智慧。每个广告人可能在各自领域都很优秀,但是他们考虑问题一般都是从自己的层面,或是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的角度出发,都局限于一个方面,而打造一个博物馆就是要把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广告人、广告公司、广告作品等汇聚在一起,发挥集聚的优势,从而也可以做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第三,梳理专业与启发未来。广告人平时都是从教育或业界或实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一个将广告业整体来考虑的场所或机构,广告博物馆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功能。另外,博物馆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梳理,更希望的是启发未来。未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历史的积淀,现实的延伸,有其来龙去脉。未来是一种继承的发展,建设广告博物馆能起到承前启后、告诉未来的作用。
第四,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博物馆藏品的展示,博物馆参观的体验,以及博物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来教育更多的人去关心、去热爱广告,从而促进广告业的发展。二是广告博物馆本身可以作为广告专业教学的场所,这种教学可以以非正式的形式开展,可以为愿意进入广告领域的学生提供指导教育服务。
第五,展示窗口。广告博物馆可以为广告业赢得更好的舆论环境。社会对广告业存在许多误解和偏见,认为广告是骗人的、说假话,要改变这种不良的社会舆论环境,除了广告业自身运作规范以外,还需要广告人不遗余力的、持续不断的向社会宣传,广告博物馆正好提供了一种形式以展示广告业的风貌、精神气质以及广告业本质,是一个很重要的窗口。
第六,科研和增值服务。广告博物馆还要担当起为科研提供服务的角色。研究者可以利用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料进行研究工作,博物馆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方便的信息检索服务。作为博物馆自身来说,可以利用其社会资源召集专家学者开展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评定等活动。另外,博物馆还可以利用其掌握的资源开展诸如出版发行、培训、行业咨询、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提供等多种增值服务,这也可以部分地解决博物馆运营的经费问题。
3、价值链创建
价值链的创建是博物馆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中国广告博物馆这样的行业博物馆来说更是如此。
4、博物馆藏品建设
藏品是广告博物馆的核心资源,根据规划,广告博物馆藏品体系主要包括“文物”、“文献”与“数码馆”三大部类。藏品收集要求能够从产业经济、广告行业、社会文化、消费形态、民俗等各个层面,反映广告业的发展脉络、现状与走向。成为记录广告发展历程的活化石、反映行业现状的万花筒、行业走势的风向标。
(1)文物类
广告博物馆文物收集范围包括:广告文物(最老的广告招贴、民国时期广告作品、西方老广告作品、生活物品等);媒介文物(媒介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技术、产品,代表性的刊播广告的媒介等);生活文物(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工具、生活物品、商品等);名人典藏(广告发展史上名人蜡像馆、生平介绍、名人手稿、作品等)
(2)文献资料类
广告博物馆文献资料收集范围包括:图书(经济类、营销类、广告类专业书籍、教材等);刊物(专业报刊杂志等,如《国际广告》、《现代广告》、《广告导报》、《媒介》等);资料(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件公告等)。
(3)数位广告博物馆
数位馆以广告数据库为核心,提供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各种文件类型的数据资料采集、存储、检索、演示。海量数据、科学的分类管理、便捷实时的检索演示功能,是数位馆的核心功能。也是广告博物馆面向信息社会、数字时代而重点建设的特色部类。数位广告博物馆包括广告数据库、博物馆网站和数位广告体验馆。
5、博物馆场馆建设
(1)场馆功能定位:藏品收藏与维护区;藏品陈列、展示区;教学培训区;互动体验区;研发区
(2)馆舍规划:5000平米以上独立馆舍。项目启动期,计划申请中国传媒大学旧图书馆两个楼层,进行改造,作为广告博物馆的馆舍。计划在2009年,向通州区申请地块,建设独立馆舍。
四、博物馆运营机制
1、资金来源—— 广告博物馆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增值业务收入。其中社会捐赠是广告博物馆的主要资金来源。
2、经费使用—— 博物馆经费使用大致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博物馆的建设费用,主要包括藏品购置、馆舍建设。另一方面是博物馆的运营费用,主要包括博物馆的人员工资、博物馆维护费用以及设立的专项研究基金。
中国广告博物馆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
广告博物馆由馆长负责日常管理和统筹,下设基础职能部门和具体业务部门。其中基础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博物馆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监管工作,具体业务部门则由藏品部,研究部,展示部,外联部,宣传部等五大职能部门组成,负责具体的日常项目工作。
理事会(董事会)、专家顾问团队
理事会包括广告理论界、广告公司、媒介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的优秀代表。专家团队将吸纳国内外知名的文博专家、传播专家、营销专家等,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成立相关研究所。负责博物馆的资金筹措、博物馆建设方案规划。
中国广告博物馆筹委会首倡者
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中国广告博物馆筹委会秘书长
刘立宾 国际广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广告博物馆筹委会副会长
中国广告博物馆筹委会(暨鉴定委员会)
姜弘 原北京广告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广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副董、顾问,北京大诚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春 北京广告有限公司顾问
八木信人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