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已有超过8000年的历史。体现了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用“玉魂国魄”四个字概括了中华玉文化的特点。
特征
玉质分类
良渚古玉的玉质分为三大类:鸡骨白玉、赭褐色玉和湖绿色透明碧玉。鸡骨白玉主要出土于浙江省北部地区,玉质纯净,器型多样,雕刻工艺精细。赭褐色玉多见于宁镇地区,器型包括璧、小孔多节形长琮和扁方形大琮。湖绿色透明绿玉主要出土于上海市和苏南地区,是良渚古玉中最精美的一种。
鉴别真假
良渚古玉的仿制品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辨别良渚古玉真伪的方法包括观察雕刻工具造成的刻纹线条差异、减地法的运用、细小穿孔的光滑程度以及玉料硬度和透明度等方面的区别。
文化内涵
中华玉文化中心和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选择玉琮、玉璧和玉三叉形器三种器类,作为“中华玉”的代表器型,以展现“礼、德、和”的中华文化内核。玉琮、玉璧和玉三叉形器分别象征“天、地、人”,反映了中华先民对天地和谐、天人合一的愿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朴素追求。
相关名人
太仓市是中华玉圣陆子冈的故乡,他制作的玉器被称为“子冈玉”。陆子冈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玉器作品上的人。蔡勃是一位与玉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人物,他曾深入研究玉石并在新疆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玉石勘探工作。退役后,蔡勃回到故乡开办了软玉专卖店,并致力于推动中华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玉石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品藻人物的道德标准。玉的美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象征着德行。到了近代,玉已成为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纯洁之物,成为美德的代名词。
用途
中华玉被认为能够消除浮躁之心,愉悦烦闷之心,净化污浊之心。玉器除了用于佩戴、把玩、作按摩工具外,还有服食玉屑的习俗。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和穴位的浸润,能够促进人体机能的协调运转。
保养
中华玉的保养需要注意避免与硬物碰撞,避免阳光直射,远离化学剂,定期清洗,避免灰尘和油污,佩挂件应经常检查系绳,以免丢失或损伤。
管理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中华文化促进会玉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于良渚博物院,旨在推动中华玉文化的研究和推广。
参考资料
新石器时代后期良渚文化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最辉煌的典范,()是其中代表性器物,....ppkao.2024-10-31
和氏璧、传国玉玺、金缕玉衣……玉文化何以传承万年?|金缕玉衣.新浪财经.2024-10-31
良渚|透过玉园触摸你.个人图书馆.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