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乌峰街道

乌峰街道

乌峰镇(已撤销),原为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下辖的镇,后于2013年4月撤销,设立乌峰、南台、旧府3个街道办事处。乌峰镇地处镇雄县中心,东接塘房镇,东南邻泼机镇,南邻中屯镇,西连场坝镇,北抵赤水源镇,总面积130.39平方千米。2011年末,乌峰镇辖区总人口13.64万人。乌峰镇历史上曾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历史沿革

乌峰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属于上南乐善里(泼机)一甲。民国时期,乌峰镇的辖区范围经历了多次变更,包括属于凤山镇、镇关乡、龙灵乡等。1950年,乌峰镇属一区(县城)凤山镇、镇关乡、龙灵乡(头屯)属地。1962年,分设城关镇。1970年,改公社。1984年,复称南台区。1986年,改为乌峰镇。2013年4月,撤销乌峰镇,设立乌峰、南台、旧府3个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乌峰镇辖西正街、东正街、新街、白果、南广镇、油榨、文卫、德政、龙井、凤翅10个社区,高山、五谷、旧府、松林湾、毡帽营、小河、上街、陈贝屯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38个居民小组、184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德政社区仁和街14号。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乌峰镇地处高二半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位于北部小河村乌峰山,海拔2181米;最低点位于西南部高山村河边组,海拔1510米。

气候

乌峰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凉阴湿。多年平均气温11.3℃,1月平均气温8.5℃,极端最低气温-1℃;7月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4℃,最低月均气温16℃,最高月均气温18℃,生长期年平均196天,无霜期年平均211天,最长达240天,最短为18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4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15.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260天,最多达271天(2009年),最少为230天(2008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500毫米(1996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00毫米(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7~8月最多。

水文

乌峰镇境内主要河流有野头河,发源地从毡帽营流入中屯坪坝河,年均流量1.2立方米/秒,总长8.2千米,流域面积0.2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乌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泥石流、冰凌、冰雹、旱灾等。旱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于2009年4月,农作物受灾面积1.1万亩,受灾居民0.3万户、1.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49万元。

自然资源

乌峰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无烟煤、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等。其中无烟煤储量1.8亿吨,地质储量1.4亿吨,已经开发的有5个矿区,位于陈贝屯村、小河村、毡帽营,矿区面积25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3亿吨,可采量0.9亿吨,年产量200万吨。

人口

2011年末,乌峰镇辖区总人口13.6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7万人,城镇化率34.4%。总人口中,男性7.03万人,占51.5%,女性6.61万人,占48.5%;14岁以下3.41万人,占25%;15~64岁9.2万人,占67.4%;65岁以上1.03万人,占7.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06万人,占88.4%;有彝、回、苗、白、佤、壮、水、布依族8个少数民族,共1.58万人,占11.6%。超过5000人的少数民族汤子博1个民族,达0.77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8.7%;2011年,人口出生率10.41‰,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4.91‰。

经济

综述

2011年,乌峰镇地方财政收入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06亿元,增值税661万元,企业所得税49万元,个人所得税39.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2%、15.6%、22.3%、6%。人均财政收入390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

农业

乌峰镇有农业耕地面积3.73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3.35亿元,比上年长9.8%,农业增加值0.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7.6%。2011年,生产粮食1.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0.32万亩,产量480吨。

乌峰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7.59万头,年末存栏3.4万头:羊饲养量648只,年末存栏390只;牛饲养量0.15万头,年末存栏800头;家禽饲养量12.75万羽,年末存栏8.07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0.7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0.66亿元。

截至2011年末,乌峰镇累计造林588万亩,其中防护林4.66万亩,经济林1.26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65万株,林木覆盖率20%,活立木蓄积量695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21万亩,年产量680吨,主要品种有桃子,核桃,梨子。

工业

2011年,乌峰镇工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工业增加值0.7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0%;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职工0.12万人。

商业

2011年末,乌峰镇有商业网点0.21万个,职工1.17万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8%。

金融

2011年,乌峰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0.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生产总值的45%。年末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4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2.45亿元,比上年增长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乌峰镇有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2380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16所,在校生0.8万人,专任教师39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初中1所,在校生0.16万人,专任教师7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2%,小升初升学率97%,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9%;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36所。主要学校有兰州市长风中学、红叶中学。

2011年,乌峰镇教育经费达0.99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96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6%,比上年增长5.6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乌峰镇有市级科普村1个,县级科普村2个,科技示范户500个。各类科技人才420人,其中专业人才115人,经营管理人才75人,技能人才105人,农村实用人才125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乌峰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从业人员20人,年演出20场次,观众达3万人次;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22个,藏12.5万多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2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89%,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人。

2011年末,乌峰镇有体育场地25处。体育社团5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人。健身中心3个,2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2%。

2011年末,乌峰镇有有线电视用户达1.64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9%。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乌峰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乡卫生院2所,村卫生所18个;病床7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5张。专业卫生人员8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64万人次,住院手术240台次,出院病人1.2万人次。

2011年,乌峰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4/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9万人,参合率97.55%;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5岁,其中男性74岁,女性76岁;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8‰、9‰、10‰。

社会保障

2011年,乌峰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0.55万户,人数1.22万人,支出3235.5万元,比上年增长9%,月人均221元,比上年增长7.1%;城市医疗救助0.53万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0.28万人次,共支出126万元,比上年增长6.1%;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10人次,支出2.1万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0.47万户,人数0.8万人,支出787.2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长9.7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63人,比上年增长16.7%,支出103.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0.9万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0.79万人次,共支出905.9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临时救济0.17万人次,支出4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11年,乌峰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5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0.18亿元,救灾支出42.48万元,比上年增长0.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20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1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新增就业人员140人,有5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乌峰镇有邮政网点6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5千米,投递点25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12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64万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0.73万件,征订报纸2.85万份、期刊0.84万册,业务收入115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5门,固定电话用户0.45万户,比上年减少136户,电话用户普及率12.8%,比上年减少2.9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3.27万户,比上年增加2300户;光缆线路总长达75千米,主干电缆达75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1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8万户,比上年减少35户。

乌峰镇有煤炭企业3家,2011年,产煤65万吨。2011年,年售电量累计完成646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供电可靠率96.9%。天然气用户1310户,其中工业用户283户,居民用户1020户,燃气普及率6.5%,月天然气平均用量0.16万立方米。

交通运输

2011年,乌峰镇境内有县、乡公路6条,总长78千米,有3个客运站,日均发送560辆客车,日客运量4200人次,年客运吞吐量950万吨。2011年客运量72万人次,货运量350万吨。

历史文化

乌峰镇原名凤山镇,1986年依镇雄州八景之“乌峰耸翠”之意,将城关镇更名为乌峰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