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子礼(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官吏,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毕轨的父亲。他出生于东平县(今山东东平东),建安时期担任典农校尉。毕子礼的儿子毕轨,字昭先,也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在黄初末年,毕轨出任长史,明帝即位后,担任黄门侍郎,娶公主为妻。后来,他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在太原市任职期间,毕轨骄矜放纵,多次违反宇文毓的旨意,擅自出兵,导致损失惨重。因此,明帝将他免职并禁。正始年间,毕轨担任中护军,转任侍中尚书,最后担任司隶校尉。他与曹爽关系密切,常常向曹爽提出建议,多数被采纳。最初,曹爽谦虚谨慎,几乎所有事情都与司马懿商议,不敢独行其是。司马懿也将曹爽视为国家的支柱,以礼相待。然而,后来毕轨与丁谧等人蛊惑曹爽,劝他集权,并倡导浮华奢侈,导致曹爽逐渐走向深渊。最终,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毕轨与曹爽等人一同被诛灭三族。
个人简介
东汉末官吏,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毕轨父。东平县(治今山东东平东)人,建安中为典农校尉。
个人经历
子毕轨,字昭先,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黄初末,出为长史。明帝即位,入为黄门侍郎,子尚公主。迁为并州刺史。其在太原市,骄矜放纵。时少数民族屡屡侵犯,毕轨不按明帝旨意,擅自出兵,结果损兵折将,致使步度根与轲比能联合。后明帝禁浮华,被免官禁锢。正始中,为中护军,转侍中尚书,迁司隶校尉。素与曹爽善,每言于爽,多见从之。初,曹爽本谦虚谨慎,凡事皆与司马懿商议,不敢专行,司马懿亦以其为国家肺腑,以礼让之。后与丁谧等蛊惑,劝曹爽集权,并倡导浮华奢侈,将曹爽一步步拉向深渊。后司马懿高平陵政变,与曹爽等皆夷三族。